文章图片
屏幕本身素质很棒 , 尺寸和上一代一样 , 为 6.67 英寸 , 支持 10bit、DCI-P3 广色域、HDR10+ 显示、MEMC 运动补偿以及超分辨率触控技术 , 拥有 120Hz 刷新率和 480Hz 触控采样率 , 实际显示细腻程度以及色彩准确性都属于比较靠前的水准 。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地方 , 是它并没有选择大家比较熟悉的 DC 调光 , 而是 1920Hz 高频 PWM 调光 。 这种调光方式前几天我们在荣耀60 SE 的评测文章中也提到过 , 其优点是能很好平衡了护眼和色彩显示偏差问题 。 由于独立色温传感器的存在 , 这款手机同样支持真彩显示 。
如何「驯龙」?游戏体验如何?
既然是一款以游戏体验作为核心来打造的产品 , 性能自然是更为重要的部分 。 没有意外 , Redmi K50 电竞版搭载了全新一代骁龙 8 平台 , 匹配满血版 LPDDR5 内存以及升级版 UFS 3.1 闪存 , 提供 8GB+128GB、12GB+128GB 和 12GB+256GB 三种存储组合可选 。
文章图片
Redmi 还在这款手机上用到了小米自研的 IO Turbo 2.0 技术 , 能大幅提升手机的解压缩以及文件拷贝性能 。 至于骁龙 8 Gen 1 这颗芯片 , 之前我们已经在很多相关文章中做过介绍 , 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 实测 , Redmi K50 电竞版安兔兔跑分 983923 分 , 鲁大师 1100055 分 。
文章图片
事实上 , 无论骁龙 888 还是骁龙 8 Gen 1 , 芯片本身的极限性能都来到了一个非常不错的水平 , 但发热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实际性能释放 。 对于现在的骁龙 8 Gen 1 手机来说 , 性能部分比拼的关键 , 就演变成了哪家能将手机的散热能力做到更好 。
大的方面来看 , Redmi K50 电竞版同样选择了被动散热方案 。 被动散热的原理不难理解 , 就是通过增加易导热材料的面积 , 来提升机身内部热量和外界冷空气的传递效率 , 达到给手机散热的效果 。 不过由于需要考虑内部堆叠、成本、材质等多方面因素 , 各家的散热系统设计会有一定差异 。
文章图片
在散热这件事情上 , Redmi K50 电竞版做大的特点就是堆料足 , 这次 Redmi 在它的机身内部用到了总面积达到 4860mm3 的双 VC 。 其中 , 超薄不锈钢材质的主 VC 覆盖于 SoC 以及电池上半部分 , 并且毛细网做了亲水处理 , 提升毛细性能的之外 , 毛线网也更薄 。
所带来的直接好处是蒸汽通道的空间会有一定程度增加 , VC 散热能力相应更好 。 另外我们从官方那里了解到 , 主 VC 和 SoC 之间的导热介质做了改进 , 由凝胶换成了铜块 , 对于提升导热效率多少也有帮助 。 面积相当较小的副 VC , 主要覆盖于两颗充电 IC 上 , 用来降低充电时所产生的热量 。
到这里还不算完 , Redmi 电竞版正面用到了一整片石墨烯来连通上下 VC , 背面升级到了 3D 高功率石墨 , 天线区域则迎来了第二代航天石墨烯 。 简单来说 , 以上这一系列全新散热结构以及新材料的运用 , 除了能让手机内部热量更快排出 , 也强调了背面温度的均衡性 , 避免出现烫手的情况 。
文章图片
上代熟悉的弹出式肩键设计 , 毫无疑问得到了延续 ,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 , 为它设定诸如双击打开相机、手电筒等快捷功能 , 以及打开/关闭肩键时的专属音效 。 值得一提的点有两个 ,其一是 Redmi 为其新增了分段触发功能 , 简单来说 , 就是按下及抬起肩键分别可以实现两种操作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