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中束气是什么意思 拾气在风水中的意思是( 二 )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
《鹦鹉洲》李白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 。
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 。
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
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
此诗确实写得很美:渺渺的黄鹤,悠悠的白云是那么寥廓和旷远;历历丛树、萋萋芳草又那么清晰和现实 。诗人就是要通过登览赏景来怀古和伤今,并抒发游子对家乡的思念 。为了突出这一题旨,诗人在构思上出色处理了历史上的古与今,景色上的远与近,情感上的深沉与感奋,时间上的短暂与永恒,现实景物与千秋浩叹之间的关系 。
具体来说,此诗在结构上可分为两个部分,前四句是怀古伤今,追叙往日胜迹,反衬今日的落寞空旷;后四句则是从眼前之景出发,对山川人物发出慨叹并揉进自己的乡愁 。
全诗围绕着黄鹤楼紧紧挽合在一起,自然流走,传达出一个浑融的诗境 。另外,诗人采用顶针、联想、照应等修辞手法,使全诗句句紧扣又回环照应 。
诗的首句是怀古,次句是伤今,第三句又是怀古,第四句又是伤今 。这样两两交错,回环照应,使全诗显得结构整饬,文气回荡 。再如诗的首联和颔联间采用顶针格紧扣,既交代了此楼的得名之由,又道出怀古伤今之情,显得异常精美 。在情感基调上,诗中有怀古、有伤今,但并不颓唐衰败;写日暮、写乡愁,也不过于伤感 。
诗中的古与今、远与近,深沉与感奋,短暂与永恒,现实景物与千秋浩叹都统一到了登临所思这个和谐的画面之中,显得那么超迈豪壮又那么低回深沉!

风水中束气是什么意思 拾气在风水中的意思是

文章插图
二、 以布局设计和表现技巧突出立意要想使诗篇“意”显豁,就是要让“意”始终贯穿全篇,古人叫做“意脉” 。
张炎《词源》:“命意既了,思量头如何起,尾如何结,方始选韵,而后述曲” 。
这就说通过结构线索,人物的明暗主从,叙事上的顺逆,时间上古与今等来突出主旨 。如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此诗的主旨是痛惜边关所守非人,以至征战连年,烽火不惜 。同时也表现对戍守边塞有家难归的士卒的同情 。为了突出这一主题,诗人在“意脉”上出色处理了古与今的关系,从秦关汉月写起 。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两句,概括了千年以来边境不宁、战氛难靖、万里戍边、代代依然的历史 。诗人从秦关汉月写起,可起到两个作用:一是借以起兴 。
秦汉以来就设关备胡,所以后人在边塞看到明月临关,自然会想起秦汉以来无数征人战死疆场,那秦关汉月就是历史的见证 。
二是借以形成历史的纵深感和画面的广阔感 。
诗人的目的固然是针对当时的边政,慨叹所守非人,但如就事论事,就显得画面偪狭,诗意浅显,如无名氏的《胡笳曲》,与《出塞》题材相同,主题亦相近:“月明星稀霜满野,毡车夜宿阴山下 。汉家自失李将军,单于公然来牧马” 。
但是该诗只写眼前之景,只道当时之事,缺少《出塞》前两句那种纵深的历史感和画面的广阔感,因而也就缺少《出塞》那种阔大的境界和混茫的气象,两诗的创作成就也就不可同日而语!
后两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则从历史回到现实,从千年伤感转到自己的慨叹,表现了诗人渴望出现英勇善战、体恤士卒的将帅,巩固边防的心情 。但这种心情的表达方式又极为婉曲含蓄:它不是直接指斥当今关塞所守非人,以至胡乱频仍、烽火不息,战士不得生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