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 , “微信支付宝回应追查个人收款码近4年数据”这一话题冲上微博热搜 。
据媒体报道 , 近期有网络流传消息称 , 自2022年3月1日起 , 微信、支付宝的个人收款码不得用于经营性收款 。 不仅如此 , 近4年的数据将被追查 , 一旦数额较大需按4.5%补税 , 还要缴纳滞纳金和罚款 。 对此 , 微信和支付宝回应称 , 追查个人收款码近4年数据的说法为谣言 。
此类二维码
将不能用于经营收款
3月1日 ,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将正式施行 。
《通知》规定 , 对于具有明显经营活动特征的个人 , 条码支付收款服务机构应当为其提供特约商户收款条码 , 并参照执行特约商户有关管理规定 , 不得通过个人收款条码为其提供经营活动相关收款服务 。
采访人员此前了解到 , 其一 , 《通知》不是禁止收款码用于经营收款 。 《通知》明确 , 收款码分为个人收款码和商户收款码 , 要求有效区分两者使用场景和用途 , 并对个人收款码的使用进行规范 , 并非“一刀切”禁止收款码用于经营收款 , 商户收款码经营收款未受影响 。
其二 , 具有明显经营活动特征的个人 , 其个人收款码将不能用于经营收款 。 《通知》明确 , 对于具有明显经营活动特征的个人 , 条码支付收款服务机构不得通过个人收款条码为其提供经营活动相关收款服务 。 此外 , 个人静态收款条码原则上禁止用于远程非面对面收款 。
业内人士表示 , 目前对于“具有明显经营活动特征的个人”尚未给出明确具体的界定方式 。
微信:将通知需“升级”用户
文章图片
微信截图
商用收款码将免费提供
为什么要进行“条码升级”呢?
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此前解释 , 近年来 , 个人收款条码得到广泛运用 , 但也存在一些风险隐患 。 例如 , 部分机构使用个人收款条码转账业务办理大量生产经营、生活消费交易 , 既混淆了交易性质 , 导致交易信息失真 , 影响风险监测效果 , 也不利于借助支付服务为经营活动赋能增值 。 还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跑分平台” , 以高额收益为饵吸引大量人员使用个人静态收款条码与赌客“点对点”线上远程转移赌资 , 将赌资分拆隐藏于众多正常交易场景 , 扰乱了条码支付业务正常秩序 , 影响了涉赌“资金链”追溯机制的实效 。
易观高级分析师苏筱芮表示 , 个人收款码相关的管理规范 , 既有利于将个人收款与商户收款进行分类管理 , 同时也能够防范个人收款码被不法分子“钻空子” , 能够弥补此前存在的短板 , 推动支付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
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 , 《通知》关于规范个人收款码的相关要求将进一步提升对个人经营者和小微商户的收单服务质量 。 对于具有明显经营活动特征的个人收款码用户 , 《通知》要求收单机构参照特约商户管理 。
此类调整是否会影响消费者日常支付体验?上述负责人表示 , 使用“码牌”或者打印封装的二维码的商户 , 需要向收款服务机构(如微信、支付宝等)申请转为商用收款码 , 但消费者日常支付体验和感受不会受到影响 。
事实上 , 在相关要求实施之前 , 监管部门要求支付服务机构必须要全面、充分评估客户正常支付需求 , 制定配套服务解决方案 , 确保服务成本不升、服务质量不降 。 收款服务机构有义务免费为商户提供商用收款码 , 商户只需要提供必要的身份核实信息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