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6月7日,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第一高级中学考点,考生结束首场科目考试后乘车离开考场 。新华社发(何五昌 摄)
同时,对人文知识的考查,也进一步从熟悉背诵向灵活运用转变 。
曾一鸣说,作文题越来越多考查经典与文化,比如《红楼梦》这个题目,如果对古典文化知识掌握得比较好,就会更充分理解和分析材料,表达得更到位 。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滕威说,全国新高考II卷作文题中,“科技发展、文化传承、创新精神”是材料隐含的关键词 。自命题作文能考查出学生的思想深度,更为作文素养好、阅读底蕴厚、思辨能力强的学生提供多元的思维空间,凸显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真正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 。
透露语文教育哪些趋势?
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王大绩说,梳理近6年的课标卷作文题目不难发现,家国情怀、时代精神、生活哲理、文化传承等主题反复出现,“这些均是一个高中毕业生必须具备的思想基础” 。
——学会书写时代与国家主题 。
引导学生更加关心时政是近年来的命题趋势 。高考作文如同社会微缩景观,映照出鲜明的时代图景 。
如近年来的北京卷作文题,更加强调青年与时代家国的联系 。从“我与民族英雄过一天”“共和国,我为你拍照”到“新时代新青年”“论生逢其时”……这一趋势旨在引导学生更多从“小我”的世界中走出,扩展家国视野、思考时代命题 。
——懂得传统与现代融合 。
不难看出,作文题也更加重视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 。从取材古代文化典籍到对历史人物的不同评骘,从“文明的韧性”到“中国味”,这些题目要求学生深化对中华文化精神内核的领悟,而非停留于浅层论述 。
【中国百科知识大全题库 语文学科知识题库】同时,彰显国家科技发展、时代风貌的主题更多走入高考作文,如“虚拟与现实”“科学与强国”等 。
专家表示,这要求学生既要品经典、咀英华,又要保持开放性,于感悟中传承与弘扬 。

文章插图
——具备一定思辨能力 。
近年来高考作文中思辨与说理的比重在增加 。如“幸存者偏差”“物各有性”“得与失”等题目,都在强调哲学思辨与多维视角 。2020年的11道作文题中,至少有4道与思辨有关 。
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一方面,材料作文在命题上逐年成熟;另一方面,给定材料的范围在不断扩展,为学生进行思辨和表达提供了更充分的空间 。学生应在平时学习中培养开放性思维,独立思考,建立观点,敢于质疑 。
——拥有丰富真挚的情感 。
多次参与高考阅卷的王大绩认为,写作考查作文,更考查做人 。能够打动阅卷人的往往是能写好熟悉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作文 。“一篇作文要想获得阅读者的青睐,总要让人获得一点儿知识、思想、启发、愉悦、美感……”王大绩说 。(记者舒静、胡浩、宋佳、王莹、郑天虹)
- 关于环保的公益广告词大全
- 中国古称
- 纳豆起源于哪个国家
- 中国最大的五大机场
- 生活小常识头像图片大全
- 关于百科知识的作文400字 知识小百科400字左右
- 中国古人类的顺序
- 发动态的说说大全39句
- 中国人口年龄分布
- 乌兹别克斯坦离中国多远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