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广播事业的快速发展期,就大荔站而言,先后历经“大荔县东方红广播站”“大荔县广播站”“大荔县广播事业局”“大荔县广播电视局”四次易名、四次跨越,县上乡镇都设立了站所、增添了“先进”设备,我们至今还在使用的南办公楼就是在那个时期建的 。“文革”浩劫,广播杆线是栽了挖架了撤,到八十年代初才迎来了数量大增加、质量大提升 。后来,电视逐步进入生活视野、有线广播开始缓步淡出,到我九十年代初参加工作时已是无线广播的世界了 。羌白镇的广播总控室设在镇政府对面的文化馆西侧门房里,我兼职负责每天的开关播放,直接接收县上发送的信号 。其时,最上心收听自己采写的信息稿件,尤其是那句“通讯员王小民”咋听咋甜 。再后来,收音机满世界都是,电视开始家家都有,广播渐渐淡出了生活视线 。不过,有两件事我倒是记忆深刻,一件是八十年代末期广播上经常有“广告知识有奖竞赛”节目,娃娃家好学脑子好,没事平常爱听爱记,到了《广播电视报》上的题登出来就赶紧应答,填写、邮寄、等待……清晰记得有一次荣获纪念奖项,奖品是奥运体操跳马冠军楼云的签名明信片,奖虽薄但激发的进取心意义重大 。另一件是从事农业科技工作后感觉知识匮乏,就报名参加了广播电视大学的函授教学,从羌白学到许庄、从乡里学到城里,直到县总工会工作时取得学历,技术员虽不高但也算个人货真价实的专业等级 。回望一路走来,从学习、生活到工作,四十多年始终有着广播的陪伴,无论是喇叭、话匣子还是收音机、录放机,获取了知识、陶冶了情操、消除了寂寞、实现了进步都是不争的事实 。从更大意义上讲,广播事业的发展,唤醒了人们沉睡的心灵,对千百年来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太多欲望的老百姓来说,绝对算作一件精神生活上的奢侈品 。由此,现代文明的声音飞进了寻常百姓家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生活发展进步,信息多元传播,曾经落伍的广播在新时代卷土重来,而且让我赶上了这个机缘 。从上到下进行融媒体改革,恢复广播是其中重要一环,我恰在这个节骨眼上来到了县融媒体中心,工作任务是既定的、缘分却是重续的,让人十分珍视而渴望 。想想也对,这就是所谓的“传承”吧,广播事业的继往开来是父子两代人共有的社会责任,过去发展靠父辈艰辛付出,未来辉煌更需要我辈砥砺奋进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十年!努力,自会梦想成真、人生无悔 。
作者: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县融媒体中心主任 王小民

文章插图
- 科学知识广播稿100字
- 小学三年级运动会广播稿 小学三年级简短广播稿子
- 小学三年级的广播稿
- 2022时事新闻广播稿100字 时事新闻广播稿100字左右
- 卫生安全小知识广播稿 健康小常识广播稿300
- 生活趣事广播稿400字 百味人生广播稿400字
- 小学三年级校园广播稿大全
- 美文欣赏广播稿400字
- 知识小百科广播稿400字 科学小知识广播稿300字
- 校园广播稿知识百宝箱50字 校园广播稿知识百宝箱200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