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庙期间,摊位都设在庙外 。届时,庙门外有很多售卖花市特有的各种绢花、装饰品、锅碗瓢等炊事用具的摊位 。因为就要过中秋节了,最应时的就是泥兔儿爷,所以庙里庙外摆满了兔儿爷,有人形容其景象“真好像是兔儿爷大会似的,逛庙的小孩子们每人都要抱着一个回去” 。其余卖水果的、买祭祀“兔儿爷”供器的,都很风光热闹 。这个庙会恰似中秋节的开幕式,吸引众多游人前往观展 。
庭前八月梨枣熟
仲秋是瓜果丰收之际,老北京有以瓜果供月和馈赠亲友的习俗 。《酌中志》载:“自初一起,即有卖月饼者,加以西瓜、藕,互相馈送 。”所以中秋又称果子节 。
北京的果子市在明朝就有了,是知名的水果集散地 。早年间北京果子市有南北两处,一处在今鼓楼西大街,元朝、明朝时称斜街,自西北向东南走向 。清末,此街分为两段,东段称鼓楼西大街,因位于鼓楼以西,又称鼓楼西斜街;西段称果子市大街 。民国时分鼓楼西大街为四段:鼓楼以西至西魏胡同称鼓楼西大街,西魏胡同至八道湾称甘水桥大街,八道湾至糖房胡同为果子市大街,糖房胡同至德胜门称丁字街 。1965年,统称鼓楼西大街 。此处果子市称“北市”,以批发中国北方产的水果为主 。
另一处果子市在前门外东侧,其地在鲜鱼口街南,北起大蒋家胡同,南接东珠市口大街,清末有专供皇宫选用的果行 。民国后与德胜门外果子市并称南、北市 。1965年,瓜子市胡同并入,改称果子胡同 。过去从天桥顺大街往北,路东一带有不少茶饭馆,规模都不大,进城贩卖果品的商贩是他们的常客,果贩事情未完,便住在相熟的茶饭馆,不必再住旅店 。
《旧京风俗志》稿本载:“中秋日为团圆节,此日家人父子共相庆祝,照例必食苹果,谓之团圆果,故苹果之价此时最贵 。”苹果是圆形的,取义团团圆圆,正如《帝京景物略》所说:“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饼必圆 。”除苹果外,“鸭梨、白梨、酸枣、沙果、柿子、石榴、枣、虎拉槟,均自西北两山运来,一届八月,街市即列摊售卖 。”内城如东四牌楼,东、西单牌楼,东、西安门外之各热闹衢市,外城如前门大街直达天桥,东自崇文门外花市,西自宣武门外菜市口,均列果摊,连接不断 。最大者,临时搭棚支帐,灯烛辉煌,陈列果品,由十一日起,即渐繁闹,至十四五日而最盛,并有吆喝“今儿是几来?十三四来,您不买我这沙果苹果闻香的果来,哎·二百的四十来”,购买者,都倾筐盈箧而去,亦有来观热闹者,俗称逛果摊 。
卯君家世本蟾宫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之所以能成为佳节,还在于对月亮有种种美丽的神话传说,其中最著名的是“嫦娥奔月” 。月中有玉兔的传说,也始自春秋以来人们对月神的崇拜和对神话的确认 。长沙马王堆墓中出土的精美帛画中,就画着飞升的嫦娥、口衔灵芝的蟾蜍和蹦跳的玉兔 。河南郑州出土的西汉晚期画像砖“东王公乘龙”中,也出现有玉兔捣药的形象,可见其传播之广 。
“团圆”是中秋节的主要民俗信仰,吃月饼、庆团圆是中秋节的主要习俗 。八月十五日中午时,北方有糊窗户的习俗,因中秋过后天气渐凉 。据说中秋午时糊窗户,能把“老爷儿”(太阳光)糊在屋里,一冬不冷 。中秋祭月、拜月要插红色鸡冠子花和带枝的毛豆,因鸡冠花象征月亮里的婆娑树,而兔子最爱吃的是毛豆 。中秋节祭月摆供时不能放梨,因“梨”与“离”同音,此乃团圆节之大忌 。过去还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俗 。因月亮称太阴星君,男性属阳,则不拜月 。小男孩可以拜月,只是玩月的一种游戏 。传说月宫中有棵永远也砍不倒的桂树,因此北京人有中秋节赏桂、饮桂酒之俗 。
- 儿童怎么坐高铁
- 航天员坐在火箭哪个部位
- 新郑机场高铁在哪里坐
- 观音坐莲的意思 观音坐莲是什么意思
- 西瓜坐果后喷醋需要喷几次,附提高西瓜坐果率的方法
- 坐西朝东的办公风水 房屋坐西朝东风水
- 坐飞机可以带自酿米酒吗 坐飞机是否可以带自酿米酒
- 新郑机场在哪里坐高铁
- 脚腕力量训练 脚腕力量训练方法
- 华强南和华强北的区别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