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杠桿”上的房價,降低多少才合適?( 二 )

通俗的講現在的房價高得的離譜 , 人們能夠理解一線城市房價上漲 , 但不理解的是二線城市的房價下跌 , 多個房價走在杠桿上是債務的組成 。 我們要明白只有高房價才會有高債務的存在 , 當本來能夠全款買房的人卻迎來需要背負債務來買房 。

剛需最理想的狀態是能夠在毫無壓力下買房子 , 畢竟現在一直是倡導房子是用來住的 , 在近年來房產商拍賣土地的成本高一些 , 但建房的成本并不是很高 , 根據知情人介紹每建一戶的成本也就在5萬元左右 , 這還是看房產商加速拿地造成的高房價有較大的關系 。

建房的過程中金融的支持是不可避免的 , 銀行支持房產商貸款 , 支持購房者貸款 , 同樣名利雙收的銀行也是在推動者房價的上漲 , 如果房價下跌貸款的人少了或者是房產商還不起貸款最后虧損的只能是銀行 , 所以在杠桿上也是難免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