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业务开通时长还是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 。 ”甘斌说 。 那如何将开通新业务时间 , 从“月”级降低到“天”级、“小时”级?运营商将自动化和智能化引入业务流程中 , 实现一站式业务订阅、灵活业务编排、自动化资源分配、灰度测试上线到最后的全网开通 , 从而达到业务“开通零等待” 。
2、性能 , 网络从eMBB谱效优先走向多维业务网络效率最优 。
5G的各种业务在上下行速率、时延、定位、可靠性等网络能力方面的需求 , 存在10-100倍的差异 , 比如5G远程操控就要求更低的时延 , 自动驾驶感知定位需要从米级到厘米级 。
从4G时代到5G时代 , 频段越来越多 , 频率越走越高 , 带宽差异越来越大 , 由此带来的覆盖、容量、时延等网络能力差异也很大 。 因此 , 在多业务需求和多频段选择之间 , 运营商需要给无线网络引入智能化能力 , 达到多频利用最高效、多维业务体验最优 。
3、体验 , 从小区为中心走向用户为中心 。
传统的无线网络以小区为中心 , 随着无线网络走向多制式多站点 , 单用户体验在移动过程中会因为小区间的覆盖不同、站间干扰等受到影响 。
未来 , 无线网络将基于用户业务类型和网络环境 , 通过主动预测 , 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动态实时智能组簇 , 持续提供最佳服务小区 , 并通过站间多TRP提升边缘体验 , 使用户体验在业务全过程“零波动” , 始终享受到一致性的体验 。
文章图片
4、绿色低碳 , 从性能最优走向体验能效双优 。
业界预测 , 2030年移动网络流量将会呈现百倍增长 , 由此带来站点、频段、带宽、通道数的叠加 , 会使无线网络能耗呈现快速增长 。 对此 , 全球运营商已将绿色低碳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 有78个国家制定“碳中和”目标 , 有32家运营商出台“双碳行动计划” 。
因此 , 将绿色融入设备和将智能化引入网络,绿色网络要求以微增的能耗 , 来应对百倍的流量增长成为必然趋势 。 智能化的网络,可以根据业务的需要实时调整站点、频谱、载波等网络资源 , 达到体验和能效双提升 。
5、运维 , 从响应式走向主动预测预防式 。
5G时代 , “业务永远在线”成为主流趋势 , 因此网络的运维保障将成为关键 。 当前网络运维事件主要是通过故障后处理 , 据统计全球每月存在3亿的告警和7000万次的上站 , 对运营商来说是沉重的负担 。
文章图片
全球主流运营商都希望通过无线网络的自治管理 , 来减少运维工作量 。 因此 , 面向未来 , 无线网络的运维 , 需要从事后排障走向事前主动预测预防 , 并逐步实现网络的“零”故障 。
华为推IntelligentRAN:带来什么价值?
从运营商最新五大诉求 , 我们可以发现 , 运营商引入AI , 推动无线网络智能化迫在眉睫 。 不是要不要干 , 而是如何干好 。 其实 , 业界引入AI技术的历程已经持续多年 , 尤其是AI应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5G+AI(涵盖“云网端”)等研究十分火热 。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 , 业界出现新的变化 , 而且无线网络+AI要求更加高 。
据甘斌介绍 , 无线网络具有三大特点 , 一是业务实时化 , 用户经常要在移动过程中使用业务 , 需要毫秒级的处理;二是无线站点很多 , 具有分布式架构特点 。 中国运营商已经近千万物理基站 , 建设150多万个5G基站 , 将来会建成超400万个5G基站 。 如果对每个站单独提升算力 , 需要巨大成本 。 所以运营商无线网络智能化 , 需要将架构从集中式走向分布式;三是无线网络的信号数据计算很复杂 , 难度很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