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园区”展新颜( 二 )


因地制宜 , 打造特色品牌
专家指出 , 传统产业园区普遍面临管理效率低下、配套服务薄弱、运营模式落后等问题 , 难以有效服务产业发展、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 以园区数字化改造带动各类产业平台整合提升 , 是提高园区产业集聚能力、实现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好路径 。
国务院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 提出引导产业园区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 利用数字技术提升园区管理和服务能力 。 积极探索平台企业与产业园区联合运营模式 , 丰富技术、数据、平台、供应链等服务供给 , 提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资源共享水平 , 引导各类要素加快向园区集聚 。
目前各地积极开展相关布局 , 《上海市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十四五”规划》《浙江省推进数字化园区建设实施方案》《山东省智慧园区规划与建设指南(试行)》《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数字园区建设实施细则》等纷纷发布 。
“抢抓机遇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很重要 , 但各地经济数字化的差别较大 , 应该根据各地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 , 因地制宜 , 发挥比较优势 , 循序渐进 , 推进产业园区数字化转型 。 ”孙久文说 。
吕本富认为 , 各园区可以早做准备 , 不断打造发展新优势 , 形成产业园区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新格局 。 在智慧园区项目建设上 , 要先根据园区自身的种类、产业等做好分析 , 明确定位与需求 , 做好前瞻性、科学性、系统性的园区规划 。
【“智慧园区”展新颜】“不光要看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 也要看到制度变革和创新的重要性 。 ”王曙光认为 , 目前中国在产业园区数字化方面的技术手段比较完备 , 产业链和供应链之间的整合也日渐加深 , 在硬件、数字基础设施方面有显著进步 , 还需要在服务模式、营商环境等软件方面进一步优化 。 (李雪钦)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