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亥夏,与阳湖黄乙生小仲同客扬州,小仲攻书较余更力,年亦较深 。小仲谓余书解侧势而未得其要,余病小仲时出侧笔,小仲犹以未尽侧为憾 。相处三月,朝夕辨证,不相下 。因诘其笔法,小仲曰:“书之道,妙在左右有牝牡相得之致,一字一画之工拙不计也 。余学汉分而悟其法,以观晋唐真行,无不合者 。其要在执笔:食指须高钩,大指加食指、中指之间,使食指如鹅头昂曲者,中指内钩,小指贴名指外拒,如鹅之两掌拨水者,故右军爱鹅,玩其两掌行水之势也 。大令亦云‘飞鸟以爪画地’,此最善状指势已 。是故执笔欲其近,布指欲其疏,吾子其秘之 。子书得晋人面目耳,随人言下转,不数十年,化为粪壤 。今人攻书至力者,无如吾子,勉之矣!”又云:“唐以前书,皆始艮终乾;南宋以后书,皆始巽终坤 。”余初闻不知为何语,服念弥旬,差有所省 。因迁习其法,一年渐熟 。
丙子秋,晤武进朱昂之青立,其言曰:“作书须笔笔断而后起 。吾子书环转处颇无断势 。”又晤秀水王良士仲瞿,言其内子金礼嬴梦神授笔法:“管须向左迤后稍偃,若指鼻准者,锋乃得中 。”又晤吴江吴育山子,其言曰:“吾子书专用笔尖直下,以墨裹锋,不假力于副豪,自以为藏锋内转,只形薄怯 。凡下笔,须使笔毫平铺纸上,乃四面圆足 。此少温篆法,书家真秘密语也 。”
余既服小仲之言,因不敢遽以三君子为非,分习而互试之,乃见其说足以补小仲之所未及 。于是,执笔宗小仲而辅以仲瞿,运锋用山子而兼及青立,结字宗完白以合于小仲 。屏去模仿,专求古人逆入平出之势,要以十稔,或有心手相得之境 。然余非闻植三之言则不学,非闻同甫之言则中废,非得小仲之传则伥伥毕世矣 。余他业屡迁,唯好书廿余年不改,一艺之能,其难如此,况进于书者乎?!
嘉庆丁丑,余与翰风同滞都下,以书相切磋,简札往返无虚日,既乃集前后所言,掇其要为此篇,又为中篇以疏之 。是年九月出都,道中得王侍中《书诀》石本,有云:“首务执笔,中控前冲,拇左食右,名禁后从 。”细心体味,盖以五指分布管之四面,即同此法 。古人文简,不易推测耳 。戊寅,客吴门,乃为下篇以悉书之 。始卒,以示宜兴吴德旋仲伦,仲伦亦叹绝,而申之曰:“道固归于墨不溢出于笔,而学之则自墨溢出于笔始 。”己卯,又与翰风同客济南,得北朝碑版甚夥,因又为《历下笔谈》 。翰风故攻书,改用此法以习北体,观者每谓与余书不辨 。然余书尚缓而翰风尚竣,微立异同 。《述书》、《笔谭》稿出,录副者多 。江都梅植之蕴生、仪征吴廷飏熙载、甘泉杨亮季子、高凉黄洵修存、余姚毛长龄仰苏、旌德姚配中仲虞、松桃杨承汪挹之,皆得其法,所作时与余相乱 。然道光辛巳,余过常州,晤小仲,出稿相质 。小仲曰:“‘用笔者天,’书中尽之 。始艮终乾,正所谓‘流美者地’,书中阐发善矣,然非吾意 。”请其术,卒不肯言 。

文章插图
包世臣《草书春晖准平八言联》粉笺本草书 171.5×30cm 深圳市博物馆藏
释文:春晖秋明海澄岳静,准平绳直规圆矩方 。
款识:宝叔先生雅鉴,按吴包世臣 。
钤印:包世臣印(白文)、慎伯(朱文)
述书中余既述诸君子之言为书,因以己意通之,而知其悉合于古也 。右军以管为将军,明书道之机枢在管而管之不可乱动也 。今小仲之法,引食指加大指之上,置管于食指中节之端,以上节斜钩之,大指以指尖对中指中节拒之,则管当食指节湾,安如置床 。大指之骨外突,抑管以向右;食指之骨横逼,挺管以向左,则管定 。然后中指以尖钩其阳,名指以爪肉之际距其阴,小指以上节之骨,贴名指之端,五指疏布,各尽其力,则形如握卵,而笔锋始得随指环转,如士卒之从旌麾矣 。此古人所谓“双钩”者也 。东坡有言:“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善言此意已 。
- 风水米桶什么材质的好 风水上半圆形的米桶好吗
- 世界易经风水研究院 中国易经风水文化研究院
- 佛山起名风水名师排名榜
- 钦州王岗山 钦州大直王岗山留题风水
- 发财树的风水 发财树与风水
- 考编笔试成绩能保留吗 考编笔试的穿衣风水
- 公墓家族墓的内部结构 古代家族墓讲风水吗
- 玉兰树风水上的说法 墨红玉兰图片
- 从指尖中字 风水中的指尖是什么
- 铁路在风水上属于什么 小区后面有铁路风水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