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而复得!这是迷影人的超大喜讯( 二 )


这个与社会期望背道而驰的女人的故事 , 离奇地反映出阮玲玉后来的困境 。
失而复得!这是迷影人的超大喜讯
文章图片

阮玲玉饰演的两个角色出现在同一画面
在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沉淀后 , 我们再看这部老片 , 依然会历久弥新 , 无论是蒙太奇手法的巧妙运用 , 还是由阮玲玉饰演的两个角色出现在同一画面时的处理 , 均展现出当年中国电影工作者在技术上的先进探索 。
失而复得!这是迷影人的超大喜讯
文章图片

正片有 全程中英文双显字幕卡
经过艰苦卓绝的修复 , 最终的成果得到最大的尊重和钦佩 。 碟影蓝光的高分辨率将厚重胶片的观看体验提升到至高水平 , 碟影还邀请到来自荷兰的音乐家 Maud Nelissen为影片重新谱曲 。
Maud是当代默片界极少数拥有国际声誉的女性配乐师 , 她也为中国默片《国风》和《小玩意》谱过曲(详见本碟附带的书册《对话Maud Nelissen》部分) 。
让我由衷佩服的是她对古早的中国影片有着自己独到的判断和敏锐的感受力 。 我们可以在花絮碟的“配乐制作特辑”中看到她是如何运用音乐来理解影片的 。
她分享了自己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 , 包括如何从中国传统绘画中汲取灵感 , 如何从中国传统器乐中受到的启发 , 如何将东西方文化融会贯通 。 她甚至单独分析了一场戏 , 谈音乐如何与画面结合 。
失而复得!这是迷影人的超大喜讯
文章图片

“配乐制作特辑” , 投入工作中的Maud Nelissen(右)
这次的花絮方面仍有碟影的老朋友——中国影史专家 汤尼·雷恩对影片及其历史背景进行解读 。 听 汤尼讲中国电影史着实是种享受 , 他酣畅淋漓的信息量和知识点 , 干货十足 。
而且他有着自己的大胆猜测和分析 , 过程一点儿都不枯燥 。 他会结合了当时的历史背景 , 讲联华 , 讲租界 , 讲卜万苍 , 还顺带介绍了战后香港电影国语电影的发展 , 其实也与卜万苍先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
同时 , 他还分析了片中几处拍摄手法和镜头的运用 。
失而复得!这是迷影人的超大喜讯
文章图片

汤尼·雷恩访谈
“重新发现被遗忘的影史重要一环”
汤尼的讲解 , 不只是服务于中国影迷 。 兼具中西方思维的他 , 会拿西方电影做类比 , 便于将西方观众不熟悉的中国电影的背景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来普及 。
比如他将联华比作1930年代的华纳或早期的二十世纪福斯 , 将男演员金焰比作上海的“鲁道夫·瓦伦蒂诺” , 绝对是中外影迷都乐意接受的讲述方式 。
【失而复得!这是迷影人的超大喜讯】众所周知 , 关锦鹏导演曾拍过一部由张曼玉主演的《阮玲玉》(1991) 。
所以 , 花絮也邀请到关导 , 听他回忆第一次看阮玲玉电影的记忆 , 包括他拍摄《阮玲玉》的初衷和伊始 , 以及他对阮玲玉这位演员的评价 。
失而复得!这是迷影人的超大喜讯
文章图片

“关锦鹏谈阮玲玉”
碟影做碟有一套完整的包装设计思维 , 由内而外都处在一体的综合关系中 , 使设计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 , 给碟友们呈现的是与影片风格一脉相承的包装形象 。
失而复得!这是迷影人的超大喜讯
文章图片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