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沽哪块风水好点( 二 )






明万历年间,大沽、北塘已成为沿海重镇,塘沽还是个无名的小渔村,史料中有关塘沽的记载也很少 。清咸丰十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第三次入侵大沽地区,准备从陆路进攻大沽炮台,塘沽是大沽炮台的后方策应地,英法联军先攻打塘沽城防 。法国随军记者夏尔·德米特勒西在《中国战役日志》中记载:“塘沽是一座筑有工事的村庄,位于从新河通往大沽炮台的通道上,周围城墙高七公尺,延伸近两公里,墙上备有枪眼 。守卫的士兵很多,筑有四十个炮眼,另外还有大批的战船停泊在白河水面上 。”这是有关塘沽较早的描述,由此可窥见塘沽的历史风貌 。清朝晚期,帝国主义不断进犯大沽口,继而天津被迫对外开放,塘沽开始进入了帝国主义的视野,成为了他们的侵略目标 。

塘沽哪块风水好点

文章插图

1945年拍摄的塘沽中正路(解放后的解放路)

塘沽建置沿革塘沽成陆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黄河曾3次改道北移,在天津附近入海 。至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塘沽陆地逐步形成 。塘沽地跨海河两岸,历史上一直划河分治 。北宋末期,塘沽南岸地区属宋河北路沧州清池县;北岸地区属辽南京道析津府武清县 。金代,隶属关系初沿宋制 。金贞元年(公元1155年),塘沽北岸地区属中都路大兴府香河县,大定十二年(公元1172年)改属宝坻县,塘沽南岸地区归属未变 。元代,塘沽南岸地区仍沿旧制,北岸地区属燕京路大兴府宝坻县 。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属大都路总管府宝坻县 。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塘沽南岸地区属河间府沧州静海县,塘沽北岸地区属顺天府通州宝坻县 。清初沿袭明制,塘沽南岸地区属天津府天津县,塘沽北岸地区属顺天府宁河县 。1914年,塘沽南岸地区属津海道天津县,塘沽北岸地区属京兆特别区宁河县 。1922年塘沽设里公所 。1928年直隶省改称河北省,塘沽南北岸地区分属河北省天津县与河北省宁河县 。1937年,塘沽南北岸地区分属日伪政权天津县公署和宁河县公署 。1949年1月17日塘沽地区解放,塘沽南北岸地区合治,称塘大区,1952年改名塘沽区,直辖于天津市 。2009年11月撤区并入天津市滨海新区 。2013年9月,天津市宣布撤销滨海新区下辖的汉沽、塘沽、大港工委和开发区管委会,由滨海新区区统一领导街镇 。塘沽扼海河咽喉,战略地位重要,素有"京畿门户"之称 。宋代,以海河(当时称白河)为界,河的南部属宋,河的北部属金、辽,南北对峙,战火不断 。元朝,塘沽成为南粮北运的水上交通要道 。明代,是屯兵防倭的重地 。清代,在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列强斗争中,塘沽是中国北方的主战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