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時評:真的沒有“假性近視”嗎?( 三 )

客觀而言 , 從醫學專業到普通民眾的一般認知 , 確實有著千山萬水的知識阻隔與專業壁壘 , 不僅專家不好一錘定音 , 一般民眾也缺乏科學判斷的能力 。

這也意味著 , 學界的知識在去往大眾的道路上 , 理應更“靠譜”些 。 若是有共識自然更好 , 若缺乏共識 , 則應該盡快形成共識 , 至少 , 不要“神仙打架 , 百姓遭殃” , 甚至把判斷的手柄交給普通的老百姓 。

到底存不存在“假性近視”?如何認定視力下降直至出現近視的這一個過度階段?當下的學界應該盡快厘清概念 , 獲得一個普遍的認知 , 而不是讓人頭腦發蒙 , 搞不清狀況 。

一個嚴峻的現實是 , 近視已經成為當下社會生活的常態 。 數據顯示 , 至2050年全球近視將增至47億人 , 約占世界人口的近一半 , 預計到2020年我國近視總人口將達7億人 , 近視已呈現低齡化、重度化、發展快、程度深的趨勢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