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制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高精度数字卫星的双星半物理编队仿真系统、长周期快速编队仿真测试方法以及高精度外部时钟校时技术 , 解决了多个实时仿真操作系统时间基准复杂、难统一的难题 , 将系统内各仿真时钟精度控制在毫秒级 , 确保了时差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
共舞的双星如何实现高精度地形测绘
“根据双星干涉测高要求 , 双星在太空需时刻携手相伴飞行 , 犹如双人花滑的舞者 , 既要保证各自技术动作的精准稳定 , 还要兼顾双人动作的协调配合 。 与数分钟的表演不同 , 卫星在轨需要在任务周期内克服各类复杂干扰因素的影响 , 实现稳定运行 。 ”卫星副总设计师魏春向采访人员解释 。
研制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编队卫星三维姿态导引与控制、非中断双基地成像等一系列新技术 , 可有效保证双星的同步性能 。 基于实时编队构形的三维姿态导引与控制技术 , 可有效提升陆地探测一号01组双星长基线编队飞行时的空间同步性能 。
“我们在国际上首次采用了非中断双基地成像模式 , 从根本上解决了双基星载SAR成像和相位同步不能同时进行的难题 , 可大幅提升相位同步精度 , 并在国际上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 。 ”卫星副总设计师王宇介绍 。
共舞的双星如何实现高精度地形测绘?
“我们要建设5G基站及特高压输电线等 , 这些设施往往都选址在坡地、丘陵、山间 。 坡度、坡向、山脊线、山谷线等信息可为这些站点的合理布设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 ”陆地探测一号01组卫星总设计师陈筠力介绍 , “因为我们国家山区丘陵多 , 人工测绘耗时又危险 , 而光学遥感受制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多云多雨气候特征的影响 , 无法做到实时获取 。 雷达卫星的特点 , 使其可以穿透云层和地表植被 , 实现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观测 , 在地形测绘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 ”
“我们应用了波的干涉原理 , 两颗卫星中一颗发射雷达信号 , 当两颗卫星同时接收到地面回波后 , 通过处理就可以反演得到地面与两颗卫星之间的距离差 , 进而获取地面的高程信息 。 ”据悉 , 陆地探测一号01组是全球首个L波段分布式编队多极化干涉SAR测高卫星系统 , 地面观测分辨率达到米级 , 地面高程测量精度满足1:50000比例尺标准 。 可为我国自然资源调查体系构建、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与更新、高精度地形数据更新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
(采访人员 崔兴毅)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