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是架构重构 。
无线通信依然面临高频、超大带宽、超高速等重大技术挑战 , 华为积极探索新技术以重构架构 , 比如引入光电融合技术 , 解决关键问题 , 并突破未来芯片面临的工艺瓶颈 。
计算架构的当前矛盾是:AI、大数据应用蓬勃发展 , 而传统计算架构仍然是“以CPU为中心” 。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 , 华为正在设计“对等”架构 , 让GPU、NPU等能够更好支撑全球AI业务的发展 。
最后是软件重构 。
面向未来 , 随着AI的爆发 , 对算力的需求急剧增加 , 但是硬件工艺进步放缓 。
为此 , 我们提出了“软件性能倍增计划” , 比如:无线小区数和调度用户等关键指标已通过软件优化提升了一倍;
我们将通过鸿蒙、欧拉更有效地发挥多样化硬件的算力潜能;通过Mindspore框架 , 帮助科学家、工程师们提升开发效率 。
华为以AI为中心的全栈软件重构 , 有望创建新的生态 , 为客户和软件产业带来全新机会 。
在2021年欧盟产业研发投入计分牌上 , 华为排名第二 。 我们正在加大投入 , 进行系统架构优化、软件性能倍增 。 我们希望通过解决技术和工艺难题 , 构建高度可信、可靠的供应链 。
我们知道 , 只有软硬件充分协同的产品才能真正带来良好的用户体验 。
在ICT产品开发中 , 我们也在践行这一理念 。 比如:基站AHR Turbo算法的精进 , 使MetaAAU实现了性能节能双优;全息图光学算法突破后 , OXC实现了全光“一跳直达” 。
华为持续的根技术投入 , 将逐渐在产品竞争力上得以体现 。
我们切换到整网视角 , 过去十几年的网络演进 , 本质上是IT技术的最新实践不断被引入CT的过程:从IP到云 , 再到现在的AI , 都是如此 。 作为业界拥有最完整ICT能力的企业 , 在未来网络向AI Native演进的过程中 , 我们有信心占得先机 。
在提升数字基础设施能力的同时 , 我们也考虑碳排放 。
我们的核心理念是“更多比特 , 更少瓦特” , 通过理论、材料、算法等的突破 , 来兑现我们2.7倍能效提升的承诺 。
有人在问:华为是否会逐渐退出海外市场?我们的回答是“不会” 。 对于选择我们的客户 , 华为会全力以赴 , 帮助他们实现商业成功 。 在标准、人才和供应链等方面 , 坚定不移地实施全球化战略 。
【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不会退出海外市场 将大幅增加对根技术的战略投入】我们仍然是全球盛会活跃的一员 。 我们准备了一份名为“引领(GUIDE)”的商业构想 。 在这里 , 我真诚邀请您和我们一起:引领未来、点亮未来 。 谢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