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年诞生的能延 66年出生的能延迟几年退休( 二 )


这是延迟退休改革最大、最重要的特征 。
客观地讲 , 不论是从不同职业群体、不同岗位的就业稳定性和工作强度看 , 还是从个人身体状况、家庭需求和价值追求看 , 都存在较大的差异 , 由此产生的诉求各不相同 , 有的人希望多工作 , 有的人希望早退休 。
延迟退休改革 , 应该充分考虑这些多元化需求 。在统一实施的基础上 , 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文化传统以及历史沿革等情况 , 增加弹性因素 , 允许个人根据自身情况和条件 , 选择提前退休的具体时间 , 充分体现改革的灵活性和包容性 。

66年诞生的能延 66年出生的能延迟几年退休

文章插图
职工档案1966年出生 , 身份证1971年出生
首先 , 国家对于法定退休年龄的规定:
在我国 , 办理退休手续需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 一是养老保险的累计缴纳年限至少是15年 , 二就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
法定退休年龄根据性别不同、所在岗位不同 , 规定也是不一样的 , 具体来讲是:男性60周岁退休(包括企业职工、机关事业单位职员、灵活就业人员和城乡居民)、女职工50岁退休、女干部55岁退休(包括女性灵活就业人员 , 但参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女性则是60周岁退休);
以上是对于“一般情况”的规定 , 特殊工种、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提前5年退休 , 比如从事井下、高空作业、有毒有害工种的男性55岁退休、女性45岁退休;再就是经鉴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 也可以提前退休 , 这都属于“特殊情况” 。
第二 , 档案1966年退休 , 身份证1971年退休 , 退休时依据哪一个?
可以肯定的是 , 无论档案年龄高于身份证年龄还是低于身份证年龄 , 办理退休手续的时候统一按照档案所记载的年龄退休 , 具体的依据是劳社部发[1999]8号文件: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在针对档案年龄与身份证年龄不一致 , 办理退休时以何为依据的问题上规定:
对职工出生时间的认定 , 采取身份证和档案相结合的办法 , 身份证和档案不一致的 , 以档案中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 。
举个例子讲 , 我们在上初中的时候都会有“入团仪式” , 这几乎是每个人最先在档案中记载自己年龄的文件 , 假设“入团申请书”中写明出生时间是1966年出生 , 那么即便身份证记载的是1971年 , 也只能按照1966年为准 , 即男性的话在2026年退休 , 而不是2031年退休 。

hi
π_π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