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没打新冠疫苗有 打没打新冠疫苗有何不同?( 二 )


这七款疫苗在安排接种前,都经过大量的临床试验测试,证实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5月28日,国家疾控中心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公布了新冠疫苗在真实世界不良反应数据:2.65亿剂次接种,仅现188例严重不良反应 。
“公众完全可以放心地选择任何一种疫苗来进行接种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邵一鸣说道 。现在最重要的是,“大家要快一点儿接种”,新冠病毒始终会变异,要防止完全能够逃脱免疫的变异株出现,就要先阻断传播,不让它再继续变异 。
中国已经在针对变异株研究新一代疫苗 。从技术路线看,灭活疫苗适合用来快速应对变异株 。“整个灭活疫苗工艺不需要做丝毫改变,只是在投料端把原来的早期流行株变为对我们有威胁的变异株 。这个生产周期后,这一头出来的就是变异株的疫苗 。”邵一鸣说 。
从多地卫健委透露出的信息看,上半年的接种目标是覆盖40%以上的常住人口 。可以说,本轮疫苗接种生产供应数量和接种人群规模是有史以来最大的 。
由于疫苗整体供应、各地接种能力不均衡等问题,目前看,个别省份免疫情况落后于原计划 。新任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6月3日在一个会议上透露,目前免疫覆盖率百分之十几 。
这种情况下,中国无法放松对疫情的“最严防控” 。张文宏指出,安徽、上海,还有广州,现在无论是哪个地方,如果不采取对疫情“零容忍”,后果不堪设想,因为还没有建立免疫屏障 。
作为全国第一梯次推进新冠疫苗接种的重点省份,浙江原定4月底完成40%首针覆盖,即2340万人 。至5月9日,全省累计接种将近2000万剂次,其中第一针1537.1万 。
河南计划在6月底完成40%人口全程免疫 。由于第二针间隔不得少于3周,至少要有4000万人在10日前接种首针 。至5月31日,第一剂次尚有1000万的缺口 。
河南省卫健委相关负责人对媒体表示,将通过细化接种计划等方法,“确保如期完成接种任务” 。另据卫健委的说法,争取到10月接种率达75%-80%,“基本上大家就可以慢慢地做防控策略的调整” 。
由于目前接种对象不包括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而中国14岁以下人口就占了总人口的18%,要达到上述目标,就意味着14亿人口中,除了将近3亿未成年人和因怀孕等原因暂时不能接种疫苗的人,几乎所有人都要接种完两针 。
上述国家卫健委人士掌握的数据是,自6月份开始,中国每天的疫苗供应量可以达到1700万-2000万剂 。如无意外的话,这个供应量可以实现上述接种预期 。
今年上半年,总人口的40%即5.6亿人接种,到下半年接种人数可达8亿-9亿人 。然后,“再根据我们研发进展的情况,在一些局部试点,调控防控的措施” 。上述国家卫健委人士说 。

打没打新冠疫苗有 打没打新冠疫苗有何不同?

文章插图
新冠疫苗有必要接种吗?
答:非常有必要!
新冠肺炎是由新冠病毒感染引起、以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的新发传染病 。几乎所有人都没有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几乎所有人对新冠病毒都易感 。安全有效的疫苗是预防疾病最有力的武器,接种疫苗后可以刺激人体产生抵抗新冠病毒的免疫力,阻挡新冠病毒感染,特别是有效降低重症和死亡率 。目前,疫苗说明书所适用的人群,在没有接种禁忌症的情况下,都应该接种新冠疫苗 。
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何?
答:我国疫苗在研发、试验、审批、上市、储存、运输、接种等全流程都有非常严格的管理规定 。有完善的疫苗冷链系统保障,储存和运输均严格按照规范执行 。接种单位、医护人员都经过了专业培训和严格审核,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接种 。前期试验表明,全程接种28天后90%以上受种者都会产生保护抗体,保护效果明显 。少数人接种后接种部位有红肿、硬结、疼痛,极少数人出现发热、乏力、恶心、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通常无需处理,一般1-2天可自行恢复 。目前全国接种新冠疫苗超过6000多万剂次,更进一步证明我国疫苗是安全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