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风水四大家是哪四位( 二 )


4、苏洵
(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
苏洵,字明允,一说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
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
毛泽东对苏洵评价:“看何等渊谷 。若大河深溪,虽有勇者,如不善水 。无由跳越,此等皆书生欺人之谈” 。

唐宋风水四大家是哪四位

文章插图
5、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
苏轼,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 。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 。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陆游对苏轼评价:”世言东坡不能歌,故所作乐府,多不协律 。晁以道谓:“绍圣初,与东坡别于汴上,东坡酒酣,自歌《阳关曲》 。”则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耳 。试取东坡诸词歌之,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 。(《老学庵笔记》) 公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千载之下,生气凛然” 。
唐宋风水四大家是哪四位

文章插图
6、苏辙
(1039年3月18日 -1112年10月25日 )
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 [3],晚号颍滨遗老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北宋文学家、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 。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 。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 。宋哲宗即位后,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谏事而被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 。宰相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 。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其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 。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 。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 。著有《栾城集》等行于世 。
朱德对苏辙评价:“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