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企业的投资动向也进一步印证了外界对折叠屏手机市场的看好 。 2月17日 , 精研科技发布可转债预案 , 拟向不特定对象发行不超6亿元可转债 , 募资净额用于新建高精密和高性能传动系统组件生产项目、MIM(金属注射成形)生产线智能化信息化升级改造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 精研科技表示 , 公司拟加强对精密传动部件的研究 , 紧跟手机折叠屏的发展趋势 , 满足消费电子行业对传动组件的新需求 。
此外 , 从市场需求角度看 , 尽管折叠屏手机款式、供应量已大幅增加 , 但仍难满足旺盛的市场需求 。
“一直到今天Magic V都是处于卖断货的状态 , 必须要等15到30天才能拿到它 。 我们看到了用户的潜在痛点 , 那就是我们需要把折叠屏做得更轻、更薄、电池寿命更长等等 。 ”荣耀CEO赵明近日表示 。
UTG盖板市场规模
将持续提升
目前 , 华为、三星、小米等手机品牌都在重金投入与布局 , 寻求更加完美的技术方案 , 以此来解决折叠屏手机在量产和使用体验中的痛点 , 例如屏幕的折痕和耐用度等 。
折叠屏手机的前盖材质主要有CPI(无色聚酰亚胺)与UTG(超薄玻璃)两者 。 UTG作为一种无机材料 , 在提升折叠屏的折痕方面优势明显 , 从2020年开始 , 各品牌开始更加重视超薄玻璃(UTG) 。
CINNO Research数据显示 , 2021年国内Top 5品牌折叠手机前盖搭载总量约115.8万 , 同比增124% 。 其中 , 华为目前在售折叠手机仅搭载CPI前盖板 , 排名第一;三星折叠手机前盖板总搭载量排名第二 , 以UTG前盖板为主;小米折叠手机凭借搭载UTG前盖板的MIX Fold机型排名第三 。
从目前市场动向来看 , 折叠屏三星智能机前盖已经由搭载CPI全部转为UTG材质 。 2021年 , 前盖CPI搭载量虽远超UTG搭载量 , 但前盖UTG搭载量逐季增长趋势相对更稳定 , 可见众多厂商积极推进UTG盖板规模化量产已进入较成熟阶段 。
CINNO Research认为 , 作为折叠屏的盖板材料, UTG更有可能成为市场主流 。 随着国内外盖板厂商逐步加大技术储备和供应链布局 , UTG盖板市场规模将持续提升 , 预计2022年国内折叠手机前盖板UTG搭载量约110万 , 2025年将继续成长至近500万台 , 2022年至202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约为65% 。
目前 , UTG原材主要供应商为德国肖特集团和美国康宁公司 , 国内UTG盖板加工企业如长信科技、凯盛科技形成了量产能力 , 但目前还没有量产的产品 。 凯盛科技在互动易平台表示 , 目前已发布的折叠屏手机有搭载CPI , 也有搭载UTG , 搭载UTG用的都是进口的UTG 。 凯盛科技已与终端厂商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 , 希望尽早看到搭载国产UTG的折叠屏手机上市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