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线上汲取成长的力量 5位“00后”讲述战疫故事

  火线上汲取成长的力量(英雄的城市 英雄的人民)

  ——听5位“00后”讲述战疫故事

  穿上防护服 , 他们是战士;脱下防护服 , 他们是“大孩子” 。 在武汉抗疫一线 , 有这样一群年轻人 , 他们身份不同 , 有护士 , 有志愿者 , 有辅警 , 却有一个共同的名字——“00后” 。

  疫情凶险 , 他们无惧风险;面对挑战 , 他们敢于应战 。 经过抗疫一线的战火淬炼 , 他们成长了很多 。 这几天 , 我们在武汉采访了5位“00后” , 听他们讲述战疫故事 。

  孟迪

  “该上的时候不能当逃兵”

  “我是2000年5月出生的 , 希望生日之前 , 疫情能结束!”3月2日晚 , 刚下班的孟迪略显疲惫 , 但言语坚定 。

  去年9月 , 孟迪进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汉南医院工作 , 如今刚转正没几个月 。 1月24日 , 白天报名参加救治 , 晚上就进了病房 。 “回家收拾行李的时候 , 还偷偷哭了鼻子 。 ”孟迪说 , 她心里其实也怕 , 但爸妈鼓励她 , “你学的就是治病救人的专业 , 该上的时候不能当逃兵 。 做好防护 , 我们等你回来!”

  第一天晚上 , 孟迪给病人打针、输液 , 一直忙到凌晨4点多 , “进去之前很紧张 , 可穿上防护服 , 看着病房里的患者 , 我就不怕了 。 ”孟迪和另外一个同事负责七八个病人的护理 。 有的病人每天要输液五六瓶 。 手上3层手套 , 护目镜又起雾 , 打针时很难找到血管 , “病人很理解 , 一直让我慢慢来 。 ”做雾化、量体温、测血压和血氧饱和度 , 孟迪忙得团团转 。 “一个班下来 , 手背汗出疹子 , 手指泡得发白 。 ”

  许多病人都记住了她 。 “有爹爹非要送我水果 。 ”孟迪说 , 病人对她说得最多的是“谢谢” 。

  聂保旭

  “她说 , 我是她的英雄”

  3月5日下午5点 , 华中科大同济医院光谷院区E1—4F重症发热病房 , 19岁的聂保旭走出污染区 , 脱下防护服 , 准备下班 。 一个护士姐姐连忙叫住他 , 塞给他一大包零食 。

  聂保旭是河南南阳人 , 原本在武汉一家寿司店工作 。 看着确诊人数增长 , 聂保旭很着急 。 他首先想到做志愿者 。 上网一搜 , 第一眼看见了同济医院急招污染区保洁员的信息 。 “我犹豫了一天才报名 。 ”聂保旭坦诚地说 。 思考再三 , 他下定决心 , 去!

  2月11日 , 他去医院报到 , 参加培训 。 12日上岗 。 “要管17个病房的保洁 , 还要给整层楼拖地 。 ”聂保旭说 , “我年轻 , 这点活不在话下 。 ”

  勤快的聂保旭得到了所在病区所有医护人员的喜爱 , 护士张晓乐在工作群里写道:“聂保旭小帅哥非常勤快 , 不怕脏、不怕累、不怕病毒 , 很感动 , 为他疯狂点赞 。 ”

  每天下班后 , 聂保旭都给家乡的父母 , 还有女友小闻报平安 。 “她非常支持我 , 她说 , 我是她的英雄 。 ”聂保旭羞涩地笑着说 。

  王诗雨

  “每个人都有责任”

  “爷爷 , 您别急 , 钱我帮您垫上 。 ”3月5日 , 在武汉市江岸区台北街桃源社区 , 看着年近80岁的李爷爷不会用手机支付 , 前来送“爱心菜”的志愿者王诗雨连忙垫付了钱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