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 Nature Index.
来自德国的马克斯 · 普朗克学会科学研究所 , 在全球前五强国家的顶尖机构中排名第三 , 它与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是高产的合作关系 , 同时这家法国机构和其他的德国机构组成了合作关系 。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 Nature Index.
英国与自身合作伙伴的地理距离都不算远 , 主要在德国和法国 。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 Nature Index.
与哈佛大学主导的美国国际合作关系类似 , 在日本 , 东京大学是这个国家国际合作关系的关键参与者 。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 Nature Index.
中美关系如何影响大型科研项目?
尽管中美关系近年来日益紧张 , 但两国之间的合作研究一直保持着弹性空间 。 随着年轻科学家在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的情况下进入业界 , 人们越来越担心大型国际项目的机会可能会减少 。 这种共同努力不仅对加速科学进步很重要 , 而且对加强国家之间的联系也很重要 。
中美之间的合作研究关系依然紧密 。 在 Nature Index 选定的 82 种自然科学期刊的产出中 , 两国是彼此最重要的合作伙伴 。 2015 年至 2020 年间 , 中美合著的论文数量从 3412 篇跃升至 5213 篇 , 超过了 Nature Index 中任何其他合作国家 。 但自从 2018 年以来 , 中美合著文章的同比增长有所放缓 。
「中美联合发表的数据仍在上升 , 尽管在过去两年中趋于平稳 , 」专门研究跨境知识生产的英国德蒙福特大学经济学家 Zheng Wang 表示 。
这些合作通常源于那些年轻的中国研究人员在美国科研系统中度过的时间 , 然后形成了他们在返回中国后保持的关系 。
经过近 40 年的合作 , 中国南京大学的天文学家 Xingwu Zheng 和马萨诸塞州剑桥市哈佛 - 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的射电天文学家 Mark Reid 发表了他们最新的联合成果 , 一份非常详细的银河系可视化 。 「如果你能飞出银河并回头拍照 , 这就是你所看到的 , 」里德说 。
文章图片
图源:Scientific American 2020 volum 334
竞争也是推动创新的关键 , 尤其是在新兴研究领域 。 例如 , 量子科学受益于中国和美国的巨额投资 , 因为每个国家都在争夺主导地位 。
尽管起步相对缓慢 , 随着 2016 年世界上第一颗量子卫星「墨子号」的发射 , 中国一跃而占据量子安全通信的前沿地位 。 该卫星与中国的几个地面站协调 , 使用量子纠缠粒子来提供潜在的不可破解的通信 。 2020 年 , 由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家潘建伟领导的卫星运营团队描述了墨子号在青海省德令哈与新疆南山相距约 1200 公里的地面站之间实现安全的量子信息传输方法(J. Yin et al. Nature 582,501–505; 2020) 。
得益于 IBM、谷歌和微软等科技公司的重大投资 , 美国正通过 NASA 的国家空间量子实验室计划等计划竞相开发类似技术 , 并长期保持量子计算领域的领先地位 。 2020 年 , 潘建伟团队声称量子计算机「九章」可以与谷歌的 Sycamore 系统竞争 , 这也加速了两国之间的竞争 。
参考链接:https://www.nature.com/collections/djdhcibbdh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