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种子办“身份证” 让“仿种子”无处遁形( 二 )


值得一提的是 , 使用MNP技术的检测试剂、设备到软件 , 也是纯国产制造 。
“我们从研发一开始就下定决心 , 不光要把技术研发成功 , 还要实现操作系统全程国产化 , 这样才不会被国外‘卡脖子’ 。 ”彭海介绍 , 经过反复技术研发、工艺改良、试剂成分调试 , 一个MNP试剂瓶就聚集了67项专利成果的精华 。 他们还与华大制造开展测序合作 , 从反应到测序全部实现自动化、智能化 , 鉴定数据产生后可上传到云端 , 使用者都可以随时随地上传数据并进行分析 。 有了它 , 未来可开发出无人移动执法车 , 便于种子执法部门到市场、田头现场取样鉴定 , 解决种子侵权案件取证难、行政执法难等问题 。
建设品种DNA指纹数据库
从源头减少品种同质化问题
在彭海团队工作的楼层中 , 有一间摆满服务器的实验室谢绝参观 。 “这些服务器非常重要 。 ”彭海介绍 , 我国目前授权的1万多个稻种的DNA指纹数据就存储在这里 。 所有授权玉米种子的DNA指纹数据也将存储进来 , 还有莲藕、茄子、西蓝花等20多个农作物DNA指纹数据也将录入 。
近年来 , 我国种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不小成就 , 但部分品种在好种源、高质量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 。 一些品种繁育停留在对主要推广品种和核心亲本的修饰改良上 , 导致品种遗传基础窄 , 审定品种多但突破性品种少 , 同质化问题严重 。 从源头上杜绝品种同质化现象 , 还是要从育种端发力 。
去年以来 , 湖北省农科院、武汉市农科院等育种单位和企业主动找到彭海团队开展合作 。 “我们过去主要是想鉴定公司的品种是不是被侵权了 , 现在有材料也请他们在数据库里面比对 , 有没有相同类型的东西 。 ” 武汉隆福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厚财表示 , 通过与MNP指纹数据库的精准比对 , 育种单位可提前进行育种鉴定 , 放弃创新性不足的品种或品系 , 及时改变研究方向 , 避免研发后期过多投入 , 让新品种研发事半功倍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彭海团队正在谋划建设国家授权品种MNP指纹数据库 , 为品种权授权、打假与维权等植物品种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最重要的数据支撑 。 MNP技术已在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国家水稻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项目中采用 。
【为种子办“身份证” 让“仿种子”无处遁形】随着数据库不断充实 , 更多“仿种子”将无处遁形 , 真正有价值、突破性的新品种将脱颖而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