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脾益气的中药有哪些 健脾补气吃什么中成药( 二 )


补脾益气吃法:
人参5克,粳米100克 。
将人参切小块,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水,用微火熬煮约1小时;将淘洗好的粳米放入人参汤中,一起熬煮成粥,每日早,晚温热服用 。
此粥可益元气,健脾胃,止泻泄,最适合年老体衰,脾胃虚弱者食用 。
党参补脾肺之气
党参又名上党参,黄参,狮头参,台党参,其味甘,性平,归脾,肺经 。是常用的补气药,有补中益气,补血生津的功效,补气之力较为平和,转补脾肺之气,兼能补血,因其药力缓和,常代替人参而用于脾肺气虚的轻证及慢性疾病的调养,对气血两虚证,气津两伤证也有效 。
适宜人群:适合脾虚食少,便溏,面目浮肿,久泻脱肛者;适合气虚不足,倦怠乏力,气急喘促,津伤口渴者;适合气血两虚所致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心悸者 。
不宜人群:气滞,火盛者慎用 。
补脾益气吃法:
炒党参15克,炒白术12克,炒麦芽20克,炒陈皮9克 。
将所有材料放入茶袋,置于茶壶中,用沸水冲泡,闷20-30分钟后可倒出饮用 。代茶频饮,一日内饮完,每日1剂 。
此茶可益脾健胃,促进消化,脾虚运化不良,常感胃部胀闷不适的人可经常饮用 。
白术健脾燥湿
白术又名冬术,浙术,山蓟,山精,其味甘,苦,性温,归脾,胃经 。为“补气健脾第一要药”,擅长健脾,燥湿,既可以补气以促进脾运,又能燥湿利尿,祛除体内湿邪,常用于脾虚有湿,中阳不振,痰饮内停,脾虚水肿,脾虚湿浊带下等症;此外也可用于气虚自汗,脾虚胎动不安等症 。
适宜人群:适合脾气不足,运化不健,水湿内生所致食少,便溏,泄泻,痰饮,腹胀水肿,带下,四肢无力者;脾气虚弱,卫气不固,表虚 自汗者;脾虚所致胎动不安,妊娠呕吐食少者 。
不宜人群:白术性偏温燥,热病伤津,阴虚燥渴,气滞在胀闷者不宜 。
补脾益气吃法:
白术200克,白酒700毫升 。
将白术捣碎,置于砂锅中,加600毫升水,煮至300毫升;将煮取的药与汁置于干净容器中,倒入白酒,搅拌均匀,加盖密封,置于阴凉处,7天后开封,过滤一遍,贮存于干净的容器内 。
此酒有益气,健脾,和胃功效,适用于脾胃气虚引起的食少便溏,腹胀水肿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