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岁创二代押注乒乓球机器人( 二 )


父辈创业缔造机器人第一股
兼具父亲和上市公司总裁双重身份的曲道奎 , 是这场争议中的另一核心人物 。 1983年 , 曲道奎大学毕业后 , 在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攻读研究生硕士学位 , 师从中国机器人之父蒋新松 , 是中国最早专攻机器人学的研究生 。
从研发成果不难看出 , 师徒的机器人研究在当时的中国颇具前瞻性 。 1987年 , 他们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自动导引车(AGV)——移动式作业机器人“先锋一号” , 是当下各种无人搬运车、自动物流车的前身 。
1992年 , 曲道奎前往德国萨尔大学做访问学者 , 在德国所见、所感、所学 , 让他深刻认识到机器人创造的价值 。 21世纪初 , 曲道奎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20多名科研人员发起成立新松公司 , 赤手空拳加入到与国际机器人品牌的竞争中 , 公司的名称正是为了纪念已故的恩师 。 “刚刚成立之时 , 新松还是一个典型的‘三无’企业 , 无固定产品、无客户资源、无办公生产场所 , 仅有的资产就是我们20多个人的大脑 。 ”曲道奎回忆道 。
而在资本市场 , 新松于2009年正式登陆创业板 , 成为机器人第一股 。
两代人机器人梦近年屡遭坎坷
从去年业绩来看 , 曾作为中国机器人领军企业的新松却疲态渐显 。 去年前三季度 , 机器人实现营业收入17.71亿元 , 同比增长5.05%;归母净利润亏损2.95亿元 , 同比由盈转亏;销售毛利率为12.8% , 已下滑至公司上市以来同期新低 。 业绩预告显示 , 机器人去年净利润也不容乐观 , 预计亏损达4.48亿元-5.82亿元 , 亏损原因为项目执行期内受疫情因素影响项目拖期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导致成本增加 。
一代的企业藏不住重重隐忧 , 那二代押注的乒乓球机器人又如何呢?今年年初 , 上海创屹CEO张海波透露 , 公司接下来要从B端出发 , 对C端进行内容下放形成“降维打击” 。 “未来我们会针对机器人进行功能性拓展与迭代 , 并在2022年1月中下旬完成整个全品类的上线 。 总结而言 , 今年我们在C端的布局相对顺利 , 明年则会进行C端的放量行为 。 ”不过 , 根据最新公告 , 上海创屹至今尚处于亏损状态 。
回望2018年 , 曲道奎曾以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主席登上央视《开讲啦》节目 , 在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时说:“几乎全球都一样 , 每个男孩儿都有一个机器人梦 。 ”而如今 , 故事中那个做梦的男孩儿已年过六旬 , 而他的下一代也同样踏上了这条路 。 两代人的机器人梦能否缔造更好的事业远景 , 仍需等待时间检验 。
33岁创二代押注乒乓球机器人
文章图片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