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了五朝的千古第一村如今变成什么样了呢( 三 )

流坑村四面环山 , 恩江从群山中自南往北向西流去 , 明代董燧在西南方用人工挖掘的龙湖 , 将湖水与江水联为一体 , 使流坑村成为山环水抱的胜地 。 恩江右岸的古老香樟 , 由牛田镇至村口 , 浓荫覆盖十余里 , 景色极为优美 。 村子经董燧改建后 , 原来密如蛛网的小巷 , 以\n 七横一竖的较宽的街道相联 , 在宽巷的头尾 , 建有巷门望楼 , 用于关启防御 。 族人按照房派 \n支系分区居住 , 一如唐宋时代的里坊规制 。 各房派宗祠与各房派族众结合在一起 , 犹如众星 \n拱月 。 全族大宗祠则建于村北 , 其他宫观庙宇均建于村外 , 以符合古礼的要求 。 全村外有恩江、龙湖环绕 , 内有村墙门楼守望 , 很像一座小小的城池 。

流坑以规模宏大的传统建筑 , 风格独特的村落布局而闻名遐迩 。 明代中叶 , 村子在族人的规划、营造下 , 形成了七横(东西向)一竖(南北向)八条街巷 , 族人按房派宗支分巷居住 , 巷道设置门楼 , 门楼之间以村墙连接围合的格局 。 巷道内鹅卵石铺地 , 并建有良好的排水系统 。 村中现有明清古建筑及遗址计260余处 , 其中明代建筑、遗址19处 , 还有重要建筑组群18处、书屋等文化建筑14处、牌坊5座、宗祠48处、庙宇8处 。 另有水井、风雨亭、码头、古桥、古墓葬、古塔遗址等32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