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雕是什么?漆雕有什么作用?

漆雕是什么?漆雕有什么作用?
漆雕是什么?
漆雕是汉族传统工艺美术品,也叫剔红,其身手始于汉,唐。工艺流程极其庞大。制漆、制胎、打磨、做里退光等等,历程繁复,用时很长,因此大型漆雕也极其昂贵,在古代也一直是皇室贵胄的陈设品。漆雕是一种在堆起的平面漆胎上剔刻花纹的技法。元、明时期传入北京。经漆雕艺人们的辛勤钻研,漆雕身手逐渐完善成熟,漆器成为具有北京特色的工艺美术品。北京漆雕与湖南湘绣、江西景德镇瓷器齐名,被誉为“中国工艺美术三长”。多年来,漆雕以其怪异的工艺,细腻华美而不失庄重感的造型受到海内外漆雕艺术兴趣者的青睐。
【漆雕是什么?漆雕有什么作用?】 漆雕为漆器制作的工艺之一,首创于唐代,传世品中最早见于宋代。张应文《清秘藏》:“宋人雕红漆器,多以金银为胎,妙在雕法圆熟,藏锋不露,用朱极鲜,漆坚厚而无敲裂痕,所刻山水、楼阁、人物、鸟兽,俨然若图画,为绝佳耳。”漆雕的制作方式是,在已做好的木胎或金银胎上层层髹漆,待到达一定的厚度时,再按所需图案镌刻出花纹,其纹饰具有井井有条、主题突出的浮雕效果。因其所雕漆色差异,雕漆又分为剔红、剔黄、剔黑、剔彩、剔犀等若干品种,宋代雕漆只有剔黑、剔犀两个品种。其漆层少则堆八、九、十层,多达200层,雕漆为漆器的主要品种,一直沿袭至明清,并有很大成就。漆雕在履历了明末清初的短暂萎缩以后,清乾隆时期又泛起了雕漆的壮盛时期。在继续明代雕漆的基础上,清代的雕漆技法又有创新。与明代雕漆器的浑朴气概相对照,清代的制作更趋细腻,镌刻细腻,运刀如笔,锋棱清晰有力。清代雕漆的显著特点是:漆色一改明代温润的暗紫红色,代之以鲜艳的朱红色;胎质除木胎外,兼有瓷胎、锡胎、皮胎等;花纹则加倍繁缛纤细,不留一丝旷地。而且雕漆常与其他工艺技法相连系,气概鲜明又转变多样,极富时代个性的艺术特征。自元明以来,雕漆作为漆器中的主要品种一直跃居漆艺历史舞台之上,成为深受上至天子下至庶民喜欢的工艺美术品。雕漆最能显示出物象的立体感,相符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浏览尺度,同时,雕漆融绘画、镌刻、磨制、髹漆等多种工艺于一体。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