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东数西算 | 一文读懂算力网络( 二 )


在2020年第八次网络5.0全会上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 , 以及中兴通讯、华为、中国科学院 , 联合成立了网络5.0创新联盟算力网络工作小组 , 小组主要研究算网融合中的不同路线以及技术 , 希望达成算力网络业界共识 , 制定相关标准 , 从而推动产业发展 。 中国移动发布了《算力网络白皮书》 , 中国电信研究院也展开了对算网融合进展以及趋势的研究 , 算力网络正如火如荼地发展 。
算力网络标准制定情况
从国内来看 , 在国家提出“东数西算”概念之前 , 国内三大运营商以及各设备商已洞察边缘计算长期发展趋势以及走向 , 并逐渐达成算力网络将快速发展且成为未来数字经济增长点的共识 , 把算力网络的研究置于战略高度上 , 深入交流探讨算力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 。 到目前为止 ,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由三大运营商主导“行标”立项6件 , 涉及算力网络架构、协议、标识和交易等;在2020年第八次网络5.0全会上成立的网络5.0创新联盟算力网络工作小组提出了基于DNS的OverLay架构;中国通信学会成立的算网融合工作组也拥有2件“团标”立项 。 由此可见 , 国内产业和学术界对算力网络的投入力度之大、研究成果之多 , 部分关键“行标”的推进和成熟将助推算力网络的部署和落地 。
而国际上算力网络标准以及研究进展缓慢 , 目前主要聚焦于“大T”解耦云业务和网络连接 , 对算网融合研发动力不足 , 因此不排除国内算力网络蓬勃发展后反推国际标准进程的可能 。 具体来看 , IRTF设立的COIN小组主要进行算网融合场景下的网络编程、新传输层协议架构的研究 , 但目前尚无实质进展;IETF提出分布式方案架构 , 但主要由国内三大运营商、中兴、华为推进;ITU进行算力网络架构和场景的研究 , 由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主导推进 。
算力网络的发展与应用
如图2所示 , 算力网络可分为应用层、算力资源调度平台层和路由层 , 其中应用层完成算力的分解和申请 , 算力资源调度平台层完成算力的分配 , 路由层完成算力转发 。
透视东数西算 | 一文读懂算力网络
文章图片

图2 算力网络层次
算力网络架构
算力网络架构分为集中式算力网络架构和分布式算力网络架构 , 如图3所示 。 该架构拥有全网唯一的算网编排调度中心 , 拥有算力和网络的全局资源信息 , 能够进行全网算力与网络的协同调度 。 首先 , 由算网编排调度中心生成的调度策略通过控制器下发路由转发表 , 同时控制器需收集网络信息 , 向上发送至算网编排器 。 其次 , 算网编排器负责算力信息的收集 , 并结合网络信息进行算网联合编排 , 同时将编排策略下发至控制器 , 完成业务调度 。 再次 , 集中式算力网络架构中算网编排中心拥有全局资源视图 , 因此可以将设备造成的影响最小化 。 最后 , 算网编排层维护的是全局静态算力和网络拓扑信息 , 之后同步给各局部网络节点 。 各局部算力路由节点实时维护局部的算力资源与网络资源信息 , 因此局部区域算力路由效率高 , 但是后续设备升级成本也较高 。
透视东数西算 | 一文读懂算力网络
文章图片

图3 集中式算力网络架构和分布式算力网络架构
由于算力网络尚处于不断更新迭代的阶段 , 可以在初期通过集中式算力网络部署验证 , 后期在特定小规模组网场景进行分布式验证 。 待算力网络的协议、标准、方案完全成熟后 , 逐步完成分布式算力网络的规模部署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