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地窝繁殖好处和弊端有哪些?地窝的形式( 二 )


(2)半地下式:地窝建设时一半在地下,可以借地气,节省占地空间 。
(3)地上式:由于条件限制只能在水泥地上做地窝,模仿地下的环境 。
2、根据兔子出入洞口的形式分:有出口在兔笼底板上和出口开在兔笼的正面铁网上两种 。
(1)出口开在兔笼底板上:这种形式最节约空间 。但是,兔笼内的有效使用面积变小,地板内的卫生条件变差 。
(2)出口开在兔笼的正面铁网上:这种形式卫生状况良好 。但是兔笼的正面很难安排进出口的位置 。进出口也可以设置在笼门上 。
(3)侧墙加厚开口:笼内有益空间足够大,门也能正常安装,但修理专用通道很麻烦 。
四、地窝建造的几个注意事项
1、地窝建设要选择地下水位低,不能上水,不能过于潮湿处建造 。如果地下潮湿或舍内的粪道有渗漏的现象,地窝的建设最好选择地上 。
2、地窝建设不得过深,深度不得超过半米 。这样,日常检查、消毒、清扫卫生等工作就会变得容易 。
3、地窝进出口通道不宜过长、过陡、过窄 。地窝内建造的尺寸应适当 。尺寸太大刚出生的兔子不集中,容易乱爬,温度太低,造成仔兔吃不上奶,甚至死亡;尺寸太小,母兔很难转身 。
4、地窝检查口和通道盖应牢固封闭,打开方便,关闭兔子,清洁方便 。
5、地板盖与地面平整,这样可行走方便,清洁方便 。
6、地板砌砖用水泥砂浆,砖间的缝隙抹死,以防老鼠和昆虫繁殖 。
7、地窝内的底板最好是活动的,这样便于取出,可彻底的清理和消毒 。
五、地窝养殖的管理
地窝繁育法有很多优点,但养兔的最终成败取决于人的管理 。因此,加强母兔舍的管理非常重要 。
1、三层笼的循环使用:地窝繁殖法母兔室一般为立式兔笼,分为三层(或二层),接地一层与地窝形成一一对应的连接 。这样一、二、三层循环使用,合理利用笼空间,管理和操作变得容易 。第一层可以放置临产母兔和产仔18天之内的母兔 。为母兔创造一个天然舒适的繁殖环境,减少外界干扰 。中二层笼高适宜,便于检查和配种管理,可以安排空怀母兔或已交配完和摸胚后的母兔 。第三层是仔兔层,与人视线相平,容易观察仔兔的生长状态 。当仔兔生长到18天,也就是开食前,将母仔同时转移到上面第三层笼位,在饲喂母兔时诱导仔兔吃食 。这样可以弥补母兔的奶水不足,促进仔兔的生长 。
2、母兔可以在分娩前4-5天进入窝 。此时母兔要轻拿轻放,将母兔直接放入地窝内,关严窝门,让母兔自己钻出地窝,进入笼内,这可以促使母兔提前熟悉和适应窝环境,减少应急反应 。
3、临产母兔放入地窝后,要每日打开地窝盖检查,发现母兔不进入地窝或不撕毛时,应该反复将母兔关入地窝内,以求母兔能尽快地适应地窝环境,顺利在地窝内产仔 。但是,如果有个别母兔不在地窝内产仔,则需要加倍注意 。
4、母兔分娩后,应立即检查地窝,擦拭母兔血迹,去除粪便和胎盘,取出死胎和病伤兔,清点数量,做好记录 。地窝繁殖每窝预约兔子数量,应控制在8-9只 。有些好的母兔可以带到11-12只兔子 。在管理良好、繁殖率高的兔场,母兔年产品兔50多只 。
5、地窝繁育应每天上午检查一次 。如仔兔吃饱了,安静不动,数量又看的很清楚,最好不要去惊动它们,以防影响仔兔的休息 。重点是检查仔兔是否死亡,是否吃饱,粪便是否正常,是否有异味和黄尿现象,是否有兔毛和草梗缠裹仔兔情况等等,发现必须立即处理 。注意一定要检出死兔 。
6、根据兔舍温度的变化,适当增减地窝内的草和兔毛 。夏天可少留一些毛;冬天一定要多垫草和毛,注意防寒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