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 速度那么快,为什么看视频还是卡?收下这份家庭 Wi-Fi 优化指南( 四 )


  • 优化 AP 之间的放置位置 。
  • 优化 AP 的发射功率 。
放置位置不难理解 , 无线信号经过空气和各种障碍物均会产生不同的衰减 , 通过合理布放 AP 的位置 , 可以让常用活动区域内的信号不打架 。
而在位置选择不多的情况下 , 或者使用无线 Mesh 不得不放在主 AP 信号附近的时候 , 我们可以通过适当调低 AP 的发射功率:比如在小米路由器的设置中 , 我们可以从「穿墙」改为「节能」以降低 AP 的发射功率 , 来让强信号只保留在其应该存在的房间中 。 如此调节 , 不仅可以优化上网体验 , 也可以让 AP 之间漫游效率更高 。
漫游设置
当你的移动设备在两个 AP 之间移动时 , 终端会根据信号强弱在多个 AP 之间快速切换 , 让终端始终拥有一个好的上网的上网体验 , 这就是漫游 。 漫游在切换连接的 AP 时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 而如果没有无缝漫游的情况下 , 则需要手动断开与 AP 的连接才能连接下一个 AP 。 一般而言 , 实现漫游的主要手段就是通过 802.11k/v/r 协议 。
802.11k 协议的主要功能是 Radio Resource Measurment 。 简单来说就是如果当前 AP 型号强度变弱 , 那么 802.11k 就可以给终端(手机等设备)提供附近的可漫游的 AP 信息 。
如果你的 Wi-Fi 支持 Country、Power Constraint、Radio Management (RM) Enable Capabilities 这三个字段则表示它支持 802.11k 协议
802.11v 协议的主要功能是允许终端设备交换网络拓扑的信息以及射频环境 。 简单来说就是 , 设备会根据当前 AP 的负载状况「考虑」切换到其他 AP 上;AP 也会根据实际情况断开与设备的连接 , 从而延长电池使用时间 。
Wi-Fi 速度那么快,为什么看视频还是卡?收下这份家庭 Wi-Fi 优化指南
文章图片

如果你的 Wi-Fi 支持 WNM Sleep Mode、BSS Transition 这两个字段则表示它支持 802.11v 协议
而 802.11k 和 802.11v 配合使用时能够加快搜索最佳目标 AP 的速度 , 也是绝大部分 Mesh 路由器普遍支持的两项协议 。
如果你的 Wi-Fi 支持 Mobility Domain 这个字段则表示它支持 802.11r 协议
802.11r 的主要功能就是 快速 BBS 切换(FT , Fast Basic Service Set Transition) , 简单来说就是简化了终端和 AP 之间连接的过程 , 让漫游更加迅速 。 一般而言只有高端的路由器和 AP 才会支持 802.11r 协议 , 体现在实际使用中就是切换 AP 时丢包丢得更少 。
需要注意的是 , 802.11k/r/v 也并不是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 当 AP 过于密集的时候 , 终端会因为信号强度过高而拒绝漫游 , 因为漫游也会耗费时间 , 频繁漫游对于终端来说并不划算 。 通常来说大部分终端在两个 AP 中间的信号强度低于 -65 到 -75dBm 就会自动漫游 , 所以我们可以用提到的「位置调整」和「功率调节」两个办法让 AP 在适当的位置型号变差 , 这样漫游也会变得更为顺利 。
Wi-Fi 速度那么快,为什么看视频还是卡?收下这份家庭 Wi-Fi 优化指南
文章图片

调整之后发射信号如图所示会得到一个不错的无线环境和漫游体验
▍总结
无线网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 本篇内容也仅在信道 , 频宽 , 发射功率做一些初级优化 。 大多数用户的网络环境也不尽相同:对于单 AP 的家庭网络环境 , 只需要对信道和频宽进行一定调整;多 AP 用户则需要根据周围干扰 , 使用区域 , 信号强度 , 漫游速度等对各个 AP 调整信道频宽以及发射功率 。 在优化无线网络的时候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写到这里可能还是会有很多朋友会有疑问:我应该怎么选择一台家用无线路由器?关于家用 Mesh 无线路由器和 AC + AP 的讨论也一直没有停止过 。 笔者就从自己使用过的一些 AP 来简单罗列个中优劣: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