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产业互联网少走弯路( 二 )


无论是从用户层面还是从产业层面来看 , 移动互联网进化成为产业互联网都是一种必然 。 以BAT为代表的科技巨头当下正在进行的云端服务以及新生商业模式的布局 , 其实都是产业互联网的一个终极表现而已 , 未来随着新技术发展的逐步成熟 , 产业互联网在驱动行业发展过程当中的作用将会日趋明显 , 从而将会把行业的发展带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
巨头纷纷入局 , 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决胜点在哪?
一、赋能能力决定未来产业互联网的市场规模 。
从表面上来看 , 科技巨头的赋能能力与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市场规模并无直接联系 , 但是如果科技巨头能够给行业进行快速、有效地赋能 , 并且能够给行业的发展带来快速、明显的改善的话 , 那么他们将会有可能服务更多的B端用户 , 而且容易俘获更多B端用户的心 。 从这个逻辑上来看 , 科技巨头的赋能能力直接决定着未来产业互联网的市场规模 。
二、科技巨头服务的B端用户的数量决定 。
与当下的C端市场类似 , 决定当下移动互联网市场地位的就是互联网巨头能够服务C端用户的数量 。 如果科技巨头能够为足够多的B端用户进行深度赋能 , 那么它在产业互联网当中的地位和市场占有率必然会非常高 , 从而将会确立自身在产业互联网当中的地位 。
【如何避免产业互联网少走弯路】三、赋能的质量同样能够为产业互联网的入局者不断获取更多的用户 。
比如 , 同样是在提供一种赋能的服务 , 质量越高 , 服务越完善 , 就能够获得足够多的用户 , 从而进一步确立自身在市场当中的地位 。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 , 赋能的能力同样将会决定未来在产业互联网市场当中的规模 。
四、赋能深度决定产业互联网的成败 。
如果产业互联网时代的科技巨头按照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模式为行业进行赋能的话 , 势必无法给行业的发展带来本质的影响 。 因此 , 尽管诸多巨头都在开始入局产业互联网 , 但谁能足够深度地介入到行业发展过程当中 , 谁就能够更好地改变行业 , 真正实现赋能的成功 。
五、赋能的有效性决定产业互联网是否与移动互联网有本质区别 。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那样 , 产业互联网时代来临将会有诸多新技术出现 , 并且将会给行业的发展带来深度影响 。 但是 , 如果产业互联网时代的赋能者无法给B端用户进行有效赋能 , 那么产业互联网或许会与移动互联网并没有太多区别 。
无论是从马云提出的“新零售”还是从马化腾在知乎上对于产业互联网的“灵魂拷问” , 我们都可以看出产业互联网将会是未来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 。 尽管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产业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 但是想要抓住产业互联网的发展风口却并非易事 , 未来只有真正抛弃互联网的思维模式 , 真正用技术来改变行业 , 才能让产业互联网不仅仅只是一个概念 , 而是一个真正能够给行业发展带来本质改变的存在 。
大数据、云计算、AI智能终端 , 时刻在提醒我们:要着力提升内部效率与对外服务能力 , 加入蜘点合伙人 , 共同赚取互联网红利 , 快速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