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仁心勤耕耘,“性”福万家勇创新( 二 )


三、“性”福万家勇攀登 , 天道酬勤结硕果 。 甲子之年的梁季鸿从业38年 , 常怀医者仁心 , 刻苦钻研 , 勇担当 , 善作为 , 积极开展技术创新研发 。 功夫不负有心人 , 梁季鸿的辛勤付出换来科研硕果累累 。 作为广西十百千第2层次人才 , 历年获国家自然基金和广西重点研发计划年度基金等各级科研资助 , 先后发表100多篇国内、国际有影响力的包括SCI收录的论文 , 在国内创新研发《家庭助孕技术(HCT)》 。 参与了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教材《性健康教育学》、《性医学》、《男科学》等编写 。 在繁重教学、科研和临床之余 , 他指导、创办高新企业 , 推动企业技术革新 , 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科技产品 , 获得11项国家专利技术授权 , 如医疗器械《一次性使用精液输送导管》、《一次性多用途负压旋切活检针》等获国家生产销售许可证 , 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 他个人也因科技创新 , 先后荣获广西青年科技奖、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广西医药卫生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中国男性生殖健康奖杰出贡献奖、中国首批十大男性健康科普专家等荣誉称号 。
他的成就得到了领导和同仁的认可 , 除本职任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男性学科(男科与性医学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 , 广西医科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外 , 还先后任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全国委员 , 广西医学会男科学分会主任委员 , 广西医师协会男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 , 广西亚健康科学技术研究会副会长兼生殖与性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 中国性学会男性生殖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性学会理事 , 国际中华性健康研究会理事 , 中华医学会广西分会理事 , 广西医师协会常务理事 , 广西中西结合学会男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 , 在中国男科与性医学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 。
四、公益科普大讲堂 , 健康中国力践行 。 梁季鸿非常热心致力于大众健康科普工作 , 助力中国男性健康运动开展 , 希望以己绵薄之力 , 尽不让之责 , 传播健康理念 , 呼吁男性摈弃不良生活习惯 , 了解相关健康知识 , 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 20年持之以恒做公益 , 他深入学校、社区、企业、党校、电台、电视台、报社、学术会议等 , 开展各种形式科普宣传和公益活动逾200场次 , 直接受益人数逾十万人 。 他在全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10.28中国男性健康日活动(2000年开始 ,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确定每年10月28日为“中国男性健康日”) , 推进“构建健康中国 , 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理念 。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严峻 , 他积极主动协助上级推进疫情防控工作 , 在广西亚健康科学技术研究会领导下 , 创新性地开展了2020年10.28中国男性健康日—广西男性健康科普宣传月活动 , 在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里 , 坚持在严格的新冠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 , 组织了3场中小学生现场讲座活动(参与人数超过900人)、6场线上直播活动(参与人数超过3500人)和2场线下社区义诊活动(参与人数超过300人) 。 他围绕大众健康特别是男性健康、新冠肺炎疫情下生育力的保护主题 , 精心准备课件 , 深入浅出接地气地开展了相关知识传播 , 灌输健康中国的理念 , “性”福万家 。
“预防艾滋 , 人人有责” 。为了医治未病的使命 , 梁季鸿数十年如一日协助党和政府抗击艾滋病疫情 , 认真践行着健康中国我在行 。 他深入学校、基层、工地 , 开展各类大众健康与预防艾滋病性病宣传教育讲座 , 注重创新内容和形式 , 撰写各种形式科普课件、板报与教材 , 采用生动的事例、大量的数据和图片 , 深入浅出地就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危害、流行因素等方面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 , 并从科学的角度讲解了艾滋病可防、可控、可对应治疗等专业知识 , 增强宣传教育的针对性、警示性和有效性 , 突出抓好宣传教育引导 。 同时呼吁大家正确认识艾滋病的危害性 , 共同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 , 以实际行动遏制艾滋病的流行 , 筑牢艾滋病防线 。 梁季鸿持之以恒开展的公益讲座获得了上级的关注与肯定 , 他还与同事们共同完成了《强化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对广西艾滋病防控的干预性研究》 , 通过广西6000多位高校大学生性教育和性健康状况调查 , 提出了广西在校大学生精液质量低下、生殖健康有待加强的建议 , 为国家的艾滋病防控和大学生保健提供了翔实数据 , 引发网络媒体较大的反响和关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