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见,冰墩墩去太空做助教了!天宫课堂四个实验详解→( 二 )


这类思想实验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中并不鲜见 , 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对接实验帮助人们认识了力与运动的关系 , 广义相对论中爱因斯坦用理想升降机提出了强等效原理……基于逻辑法则和事实基础开展的思想实验 , 对科学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在空间站
水油不会自然分层
课堂上 , 在王亚平手中的小瓶中 , 装着水、油两种物质 。 在空间站环境下 , 晶莹剔透的油滴并不会像在地面一样上浮 , 而是与水相混合 , 这和首次太空授课时 , 水中泡腾片不断翻腾的气泡现象相互呼应 。
不过 , 在叶光富用一根绳系住瓶子并快速旋转小瓶后 , 由于离心力的作用 , 水油则出现了分层 。 他们背后的原理都是在微重力环境下密度分层的消失 , 这是微重力环境最直观的应用 。
为什么要把空间站的失重环境称为“微重力”呢?其实 , 空间站虽然拥有失重环境 , 但它并没有脱离地球引力 。 在距离地球约400公里的轨道上 , 空间站受到的重力大约是地面的88.5% , 并没有显著小于地面 。 之所以空间站能形成微重力环境 , 是因为它具备极高的飞行速度 , 此时 , 重力成为了恰到好处的向心力 , 让空间站能围绕地球运行 。 但地球并非均匀的球体 , 空间站也并非速度恒定 , 因此空间站内的环境是“微重力”而非“零重力” 。
答疑
有网友向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提问:空间站里流眼泪是怎样的 , 会不会像果冻一样拉得很长?在“天宫课堂”的交流环节 , 王亚平回应道 , 在空间站飞行过程中 , 他们经历过许多激动、热泪盈眶的时刻 , 这时 , 眼泪无法像在地面一样流下 , 而是会在眼眶里打转 , 或者停留在眼角 。
针对同学们“航天员的作息如何安排”的问题?翟志刚表示 , 在空间站 , 航天员每90分钟就要经历一次日出日落 。 在空间站中 , 既有北京时间 , 也有世界时间 , 还有相对飞行时间、绝对飞行时间等 。 根据任务不同 , 所采用的时间标准也不一样 。 在有人驻留的情况下 , 一般采用北京时间安排航天员的作息制度 。
有网友提问:皮肤在太空会变好吗?王亚平解释道 , 空间站没有太阳光照射 , 温度和湿度也都控制在适宜范围内 , 另外在微重力环境下 , 体液会向上分布 , 皮肤也会随之向上提升 , 所以我感觉在空间站里皮肤状态很不错 。 此外 , 在空间站 , 护肤水之类的不能倒出来 , 要用特定装置挤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