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 在空间站中 , “冰墩墩”摆件被抛出后几乎不受外力影响 , 保持近似匀速直线运动 。 “天宫课堂”地面主课堂授课老师、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物理教师张健介绍 , 地球人眼中物体运动的理想状态 , 如今得以在太空中一探究竟 。
本地连线
天地沟通 “成都造”牵线
本报讯 (采访人员 吴怡霏) 3月23日下午3点40分 , “天宫课堂”第二课正式开讲 。
本次太空授课继续采用天地对话方式进行 , 数据传输主要依靠天链系列中继卫星系统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天链系列卫星主要为飞船、空间站等载人航天器提供数据中继和测控服务 , 为中低轨道遥感、测绘、气象等卫星提供数据中继和测控服务 , 为航天器发射提供测控支持 。 因此 , 这些中继卫星又被称为“卫星的卫星” , 成为转发地球站的跟踪、测控信息 , 以及转发航天器回地面信息的通信卫星 。 此次天地对话中 , 位于成都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承研的北京天链二号01星和喀什天链一号03星及其地面终端站 , 以及配套的测距转发站设备作为系统重要部分 , 为“天宫课堂”牵起天地沟通重要线路 。
据了解 , 上述地面终端站是实现中继卫星星地信息互传的关键节点 , 也是地面信息分发的重要节点 , 主要负责将中继卫星转发的下行宽带视频信号进行解调译码 , 再通过通信卫星链路或其他宽带链路发送至地面最终的用户 。
文图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客户端
本报制图 申娟子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