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看!农田里的科技范儿( 二 )


“今年有了这项新技术 , 水稻育秧就放心了 。 ”刘永兵说 。
农业农村部的信息显示 , 今年要加快粮油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 , 提升科技对稳粮保供的支撑引领作用 。 同时 , 开展种子市场检查 , 严把种子质量关 , 确保春季生产用种安全 。
防灾防病害促增产丰收
河南省商水县建成的5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 , 不仅配备自动化浇灌设备 , 让种田更省力 , 还有一项“黑科技”让种粮大户邱守先更省心 。
小麦的常见病害通常由孢子传播 , 示范区的孢子信息自动捕捉培养系统能随时捕捉农田周围大气中的孢子 , 对其进行培养 , 机器自动将结果上传至后台服务器 。 当地植保技术人员将评估鉴定结果通过手机App反馈给农户 , 农户通过手机就可以远程调度防控设备及时采取措施 , 预防病害 。
有了科技支撑 , 邱守先通过手机就可以实现对2000多亩农田的植保、灌溉和病虫害防治等场景的管理 。
气象灾害、病虫害等 , 是粮食丰收的“拦路虎” 。 各地借助科技力量 , 让气象灾害预警更精细 , 病虫害防治更及时 。
3月17日 , 在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贾宋镇宁营村 , 气象局工作人员和农民在麦田查看土壤墒情 。 新华社发(张驰 摄)
在河北省宁晋县科优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麦田边 , 无人机正在进行病虫防控和化学除草作业 。
合作社负责人柳义龙介绍 , 宁晋县农业农村局在地头建了农作物病虫监测站 , 能随时监测农田苗青、墒情、病情、虫情 , 预测预报病虫发生种类及趋势 , 这次喷药就是根据县农技人员建议实施的 。
宁晋县还建立田间气象观测站点19个 , 覆盖全县109万亩农田 , 可对田间温度、雨量、地温等10个气象要素实时监测 , 预测变化 , 为农户提供天气预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服务 , 及时指导农民进行田间管理 , 帮助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
【一年之计在于春|看!农田里的科技范儿】气象专家预测 , 今年4月到5月 , 气象条件总体有利于冬小麦后期生长和产量形成 。 采访人员从中国气象局获悉 , 后期气象灾害预警将进一步精细化到乡镇、传播到村到户到人 , 切实发挥好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 。 (采访人员高敬、白明山、侯文坤、李鹏、王建、韩佳诺)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