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云秦腔 王春云( 二 )





王春云:是的 。 我在我的论文《夜光的本质与夜明珠的奥秘》中指出, 夜明珠夜光的本质不是传统的矿物磷光, 因为磷光矿物无法满足“夜明珠”概念所隐含的夜间总有光、夜间有光的特性 。 由此可以得出, 夜明珠的夜光绝不是过去两个世纪人们认为的自发矿物磷光, 而是夜光非比寻常的被动反射和折射, 即夜明珠的光学特性是夜间明亮, 但夜间不一定发光 。 所以发光夜明珠的本质其实是指巨型钻石的自然火的光学性质, 是钻石对白光(包括夜间常见的昏暗光线, 如烛光、火炬光、油光、生物光甚至月光、星光等)的折射、反射、全反射、色散等综合光学效应的结果 。 ).自然燃烧的钻石的光学特性在自然界的所有矿物中是独一无二的 。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 自古以来, 发光珍珠的唯一名称就是大钻石, 而具有类似光学性质的锆石、金红石、石榴石等宝石、工艺石、珠子或折射率和色散系数明显低于钻石的珍珠, 都不可能是发光珍珠 。 虽然萤石、水晶、锂辉石、方解石、电气石、锆石等 。 都可以发出磷光, 它们天然存在的非珠状形态表明这些矿物质都不能称为“夜明珠” 。



王春云简介



1985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地质系, 1995年至1997年就读于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 现为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兼职副研究员 。 在夜明珠主题上, 王春云先后发表了《廉价萤石不可能是夜明珠》《夜明珠的性质和夜明珠的千古之谜》《中国钻石史溯源研究概论》《慈禧太后口中埋藏的夜明珠的3354种材料、名称和来源》等科学论文, 这是国际学术界首次破译夜光珍珠世界的自然历史文化之谜, 将中国钻石的自然历史推至4500年前 。
【王春云秦腔 王春云】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