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杉树枝头的芽簇已经颇为肥壮,嫩嫩的,映着天色闪闪发亮,你说春天还会远吗?
5)就算你留恋开放在水中娇艳的水仙,别忘了山谷里寂寞的角落里,野百合也有春天……
我喜欢,我喜欢白雪皑皑的冬天,因为冬天可快乐地打雪仗 。 我喜欢,我喜欢鹅毛大雪的冬天 。 因为冬雪是那么赏心悦目 。 冬天给人们带来特别的惊喜,北国风光是那么吸引游客 。 人们在雪地里尽情地划着雪橇,欢乐的笑声响彻云霄 。
秋天已到,虽然还未在福州感受到这般凉意,但是却不免会思念起家乡的秋天,这时候我窗前的梧桐树是不是已经穿上金黄的外套?放几张秋天的景色图片和几句古人描写秋天的诗词,权当抒发自己的思念……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秋天,没有春天五彩斑斓的鲜花,没有夏天茂盛异常的绿树,没有冬天纷纷扬扬的雪花,但秋天有果实累累的果树,给人们带来丰收的喜悦,到处都是瓜果遍地!
将我自己喜欢的句子标记成红色 。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 。 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 。 波:微波泛动 。 木叶:枯黄的树叶 。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 。 燎栗:凄凉 。 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 。 亭亭:远貌 。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 。 眺:远望 。 平楚:平野 。 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 。 两句写初秋之景 。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 。 木叶:树叶 。 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 。 木下:树叶落下 。 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 。 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 。 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 。 序:时节 。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 。 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 。 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