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粥用五谷、蔬菜, 煮熟后除家人吃, 还分送给邻里, 还要用来喂家畜 。 在兰州、白银城市地区, 腊八粥煮得很讲究, 用大米、豆、红枣、白果、莲子、葡萄干、杏干、瓜干、核桃仁、青红丝、白糖、肉丁等煮成 。 煮熟后先用来敬门神、灶神、土神、财神, 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再分给亲邻, 最后一家人享用 。 甘肃武威地区讲究过“素腊八”, 吃大米稠饭、扁豆饭或是稠饭, 煮熟后配炸散子、麻花同吃, 民俗叫它“扁豆粥泡散” 。 宁夏人做腊八饭一般用扁豆、黄豆、红豆、蚕豆、黑豆、大米、土豆煮粥, 再加上用麦面或荞麦面切成菱形柳叶片的“麦穗子”, 或者是做成小圆蛋的“雀儿头”, 出锅之前再入葱花油 。 这天全家人只吃腊八饭, 不吃菜 。 青海的西宁人, 虽是汉族人居多, 可是腊八不吃粥, 而是吃麦仁饭 。 将新碾的麦仁, 与牛羊肉同煮, 加上青盐、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 经一夜文火煮熬, 肉、麦交融成乳糜状, 清晨揭锅, 异香扑鼻, 食之可口 。 在山东“孔府食制”中, 规定“腊八粥”分两种, 一种是用意米仁、桂圆、莲子、百合、栗子、红枣、粳米等熬成的, 盛入碗里还要加些“粥果”, 主要是雕刻成各种形状的水果, 是为点缀 。 这种粥专供孔府主人及十二府主人食用 。 另一种是用大米、肉片、白菜、豆腐等煮成的, 是给孔府里当差们喝的 。 河南人吃腊八饭, 是小米、绿豆、豇豆、麦仁、花生、红枣、玉米特等八种原料配合煮成, 熟后加些红糖、核桃仁, 粥稠味香, 喻意来年五谷丰登 。 江苏地区吃腊八粥分甜咸两种, 煮法一样 。 只是咸粥是加青菜和油 。 苏州人煮腊八粥要放入茨菇、荸荠、胡桃仁、松子仁、芡实、红枣、栗子、木耳、青菜、金针菇等 。 清代苏州文人李福曾有诗云:“腊月八日粥, 传自梵王国, 七宝美调和, 五味香掺入 。 ”浙江人煮腊八粥一般都用胡桃仁、松子仁、芡实、莲子、红枣、桂圆肉、荔枝肉等, 香甜味美, 食之祈求长命百岁 。 据说, 这种煮粥方法是从南京流传过来的, 其中内含若干传说 。 四川地大人多.腊八粥做法五花八门, 甜咸麻辣, 而农村人吃咸味的比较多, 主要是用黄豆、花生、肉丁、白萝卜、胡萝卜熬成的 。 异乡人来此品尝, 虽入乡随俗, 但很难习惯, 现如今城市人吃甜粥的也不少, 堪称风味各异 。 腊八与粥可谓密切相关, 而粥喝在腊八, 也算是喝出了花样, 喝出了水平 。 国人如此钟情腊八粥, 食俗之外, 也确有些科学道理 。 清代营养学家曹燕山撰《粥谱》, 对腊八粥的健身营养功能讲得详尽、清楚, 调理营养, 易于吸收, 是“食疗”佳品, 有和胃、补脾、养心、清肺、益肾、利肝、消渴、明目、通便、安神的作用 。 这些已都被现代医学所证实 。 对于老年人说来, 腊八粥同样也是有益的美食, 但也应注意不宜多喝 。 其实, 何止是腊八, 平素喝粥, 对老年人也是大有稗益的 。 粥的品种也相当多, 可因人而异, 按需选择, 酌情食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