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后,杭州跨境电商踏上新征程( 三 )


目前 , 杭州跨境电商企业超过6000家 , 今年新增有跨境电商交易实绩企业超过4000家 。 为深入推进“互联网+外贸”战略实施 , 培育一批有一定知名度或行业影响力的跨境电商名牌企业 , 杭州跨境电商综试办联合亚马逊“全球开店”共同推出杭州品牌制造“TOP100”专项行动 , 力争到今年12月底实现TOP100企业在亚马逊平台上线经营 , 培育和发展一批品牌跨境电商企业 。
在杭州 , 跨境电商已经成为杭州外贸稳增长、促转型的新动力 , 越来越多的传统外贸企业通过发展跨境电商 , 打破渠道垄断、节约交易成本、发展自主品牌 , 迎来新一轮的发展空间 。
杭州圣德义塑化机电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螺丝批为主要产品 , 主要做贴牌生产的企业 。 从2002年开始 , 该公司积极打造自主品牌 , 如今以“跨境电商+海外仓”模式 , 全面布局跨境电商产业 , 走出了一条线上线下结合、国内国外同步拓展的跨境电商发展之路 。
“做贴牌时 , 利润率不会超过10%;而基于自主品牌、有自主定价权的跨境电商C端销售 , 利润是翻倍的 。 ”总经理张毅说 , 他坚信只要有了自主品牌的销售渠道 , 牢牢把握研发、质量、品牌、销售四大核心 , 就可以掌握市场的主动权 。
坚持自主品牌建设和跨境电商同步进行战略之后 , 圣德义相继在六大跨境电商平台上线 , 6000多个产品在线销售 。 今年7月 , 圣德义电商平台上开出了一家“标杆店” , 上线60个SKU , 一个月销售额超过7.5万元人民币 。 目前圣德义供应链体系内合作单位有200多家 , 越来越多的国内厂家为其贴牌生产 , 圣德义带动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一起“走出去” 。
转型升级是品牌建设的前提 , 品牌建设是转型电商的成果 。 通过“互联网+跨境贸易+杭州制造”商业模式 , 重构生产链、贸易链、价值链 , 萧山的卫浴、余杭的玩具家纺、临安的建材、桐庐的针织制笔、建德的五金工具等传统制造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 扩大利润空间 , 建立自主品牌 , 迸发市场主体活力 , 为新常态经济转型发展赋予新的动能 。
搭建平台 , 打造跨境电商生态圈
8月18日下午 , 杭州在全国首发跨境电商指数和白皮书 。 指数显示 , 2016年6月 , 杭州市跨境电商发展总指数为166.03点 , 环比增长了7.45个百分点 , 保持逐月连续增长态势 。 从指数的发展看 , 杭州跨境电商市场主体活力尽显 , 跨境电商平台纷纷集聚 , 跨境电商生态圈正在形成 。
下城、下沙、空港、临安、江干、萧山、余杭、富阳、建德、拱墅、西湖、邮政速递等12个线下产业园成为杭州跨境电商产业集聚的主平台和线下综合服务的主阵地 。 目前面积304万平方米的产业园 , 共入驻企业1634家 , 基本形成“一核一圈一带”的总体布局 , “全市覆盖、辐射全省”的服务功能也在不断提升 。
在拱墅区上塘街道科园路55号 , 坐落着运河南端最大的跨境电商产业园 , 也是拱墅首个跨境电商产业园项目——运河(国际)跨境电子商务园 。 园内设立850平方米的跨境电商大数据展示中心 , 能提供杭州区域以及全国的电子商务订单的最新情况 。
园区负责人告诉我们 , 数据化是跨境电商最大的特点也是最大的优势 。 引进这套“阿里巴巴跨境电子商务实时数据系统” , 不仅能为政府部门、电商提供决策、判断的参考 , 还能为园区的电商们提供最新的数据对接和资源共享 。 除了“大数据” , 园区还引进了义乌亚马逊卖家联盟 , 组建亚马逊孵化器 , 为跨境电商创业者提供人才招聘、上线培训、仓储配套、物流报关等全流程服务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