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淘的“黑色风暴”已席卷而来( 二 )


当海淘兴起的时候 , 你会发现:钱根本不是问题 。 尤其是全面爆发的2015年 , 上半年的公开融资消息就有11起 , 洋码头1月融完1亿美元B轮 , 紧接着5月就拿到了数千万人民币的C轮融资 。
红海混战的大小平台 , 烧钱更是来得夸张 , 比起曾经那些出行大战、O2O大战有过之而无不及 。
如果你是个买过纸尿裤的海淘老手 , 肯定不会忘记2015年3月蜜芽动辄数亿元补贴的“纸尿裤疯抢节” 。

海淘的“黑色风暴”已席卷而来

文章插图

“虚火”旺盛 。 海淘玩家们还提出了一个“纸尿裤指数” , 以日本花王纸尿裤的售卖情况 , 来衡量一个海淘公司是否火爆 。
为了打造爆品、引入巨大的流量、做大GMV , 某些跨境电商平台一年就可以亏入一千万 , 仅用在花王纸尿裤这一个单品上 。 在杀价红了眼的时候 , 每卖出一件成本价150元左右的花王纸尿裤 , 就要亏损68元 。 这和当初的洗车平台杀红眼时祭出“1元洗车”杀手锏是一个道理 。
税改风暴来了 , 分分钟给光顾着跑数据、看起来异常火热的公司当头一击 。 本以为靠烧钱就能烧出用户、烧出流量、烧出巨大的市场 , 没想到没补贴用户就跑路 , 有流量的不赚钱 。 当对海淘的投资日趋谨慎 , 底子不深的海淘玩家们 , 到处都是问题 。
潮水退去了 , 才知道谁在裸泳 。 海淘从本质上来说还是电商服务 , 野蛮生长过后 , 不管是创业还是投资 , 必会回归商业理性 , 不应只有海淘玩家们得明白这一点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