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金秋九月的优美诗句 【抖音文案】金秋九月十一月怎么形容( 二 )


青阳春天空气清爽新鲜 , 阳光温和明媚 , 所以春又有“青阳”之美称 。 陈子昂《感遇》云:“白日每不归 , 青阳时暮矣 。 ”
艳阳春天风光明媚 , 故又称“艳阳” 。 鲍照《学刘公干体》云:“艳阳桃李节 , 皎洁下成妍 。 ”
芳春春天天气渐暖 , 百草萌发 , 万木滋长 , 奇花异草斗芳菲 , 于是春有了“芳春”的雅号 。 陆游《长安有狭邪行》云:“烈心厉劲秋 , 丽月艮鲜芳春 。 ”
此外 , 春天还有“苍灵”、“阳春”、“阳节”、“昭节”、“淑节”等别称 。
◆夏天的别称◆
三夏 , 古人称四月为孟夏、五月为仲夏 , 六月为季夏 , 简称“三夏” 。 古乐府诗集《子夜四时歌·夏歌》吟:“情如三夏热 , 今日偏独甚 。 ”
九夏 , 夏季三个月共九十天 , 遂名“九夏” 。 晋朝陶渊明《荣木》诗序有“日月推迁 , 已复九夏”句 。
长夏 , 本指农历六月 , 亦泛指夏季 , 是谓夏季白昼特别长 。 杜甫《江村》诗:“清江一曲抱村流 , 长夏江村事事幽 。 ”宋张来《夏日》诗:“长夏江村风日清 , 檐牙燕雀已生成 。 ”
朱明 , 《尔雅·释天》称:“夏为朱明 。 ”《汉书·礼乐志》有“朱明盛长 , 敷与万物”句 。
朱夏 , 《尔雅·释天》以“夏为朱明” , 后人由此引伸为“朱夏” 。 晋赋云:“应青春而敷蘖 , 逮朱夏而诞英 。 ”宋孔平仲《官松》诗云:“中有清风发 , 能令朱夏寒 。 ”
昊天 , 《尔雅·释天》说:“夏为昊天 。 ”
炎节 , 《梁元帝纂要》称:“夏天曰昊天 , 风曰炎风 , 节曰炎节 。 ”又称炎序、炎夏、夏序 。 唐代钱起《送薛判官赵蜀》诗曰:“单车动夙夜 , 越境正炎节 。 ”
长赢 , 《尔雅·释天》称:“春为发生 , 夏为长赢 。 ”刘画《刘子·履言》释:“夏之得炎 , 炎不信 , 则草木不长;草木不长 , 则长赢之德废 。 ”赢 , 通盈 , 谓使草木长盈者为夏 。
槐序 , 槐树夏季开花 , 故名夏为“槐序” 。 明杨慎《艺林伐山·槐序》:“槐序 , 指夏日也 。 (南齐)王晏和徐孝嗣诗:“槐序候方调” 。 ”
◆秋天的别称◆
三秋:古时人们将秋季的七、八、九月份分别称为孟秋、仲秋、季秋 , 合称“三秋” , 代指秋天 。 如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时维九月 , 序属三秋”之句 。
九秋:整个秋季共分为九旬 , 故古人有时也用“九秋”来代称秋天 。 如晋代诗人张协的《七命》诗曰:“唏三春之溢露 , 溯九秋之鸣风飙 。 ”
金秋或“金天”:按五行(水火木金土)推演 , 秋属金 , 故称“金秋”或“金天” 。 如唐王维的《奉和圣制天长节赐宰臣歌应制》一诗中就有这样的句子:“金天净兮丽三光 , 彤庭曙兮延八荒”;唐陈子昂亦有诗曰:“金天方肃杀 , 白露始专征”(《送著作佐郎崔融等从梁王东征》) 。
素秋或素节:古人认为 , 秋天的颜色为五色(青赤白黑黄)中的“白”故有时指重阳节 , 有时则泛指秋天 。 宋朝大文学家欧阳修有诗云:“我来夏云初 , 素节今已届”(《水谷夜行寄苏子美》)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