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冰月、除月、腊月、蜡月、严月、涂月、嘉平月、二之日、清祀、寒冬、大吕、严冬、临月、岁杪、丑月 。
扩展资料:
古人用干支纪日 , 例如《左传隐公元年》“五月辛丑 , 大叔出奔共” 。 干是天干 , 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 支是地支 , 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组合 , 形成“六十甲子” 。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点(23点)是为子初 , 夜半12点为子正;上午1点为丑初 , 上午2点为丑正 , 等等 。 这就等于把一昼夜等分为24小时了 。 对照表如下: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初 23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正 24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月古时人们对月份另有一种说法 , 它们分别是:
一月——华月 二月——如月 三月——寐月 四月——清和月 五月——皋月 六月——旦月
七月——凉月 八月——桂月 九月——玄月 十月——良月 十一月——葭月 十二月——涂月
农历一月也称元春 , 元月 。
至于年中国一直用天干、地支的搭配来记录历法 。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 ,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 , 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 , 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 , 组成了干支纪法 。
比如说今年是辛卯年 , 那接下来依次是壬辰、癸巳这样一直下去 , 到了癸再翻头从甲午开始 , 一直依次下去 。 不知这样说你是否明白和满意了呢?【十二个月的别称】:
一月: 正月、端月、初月、嘉月、新月、开岁、陬月
二月: 丽月、杏月、花月、仲月、仲春、酣月、如月
三月: 桃月、绸月、季月、莺月、晚春、暮春
四月: 阳月、麦月、梅月、纯月、清和、初夏、余月
五月: 蒲月、榴月、郁月、呜蜩、天中、仲夏、皋月
六月: 荷月、焦月、署月、精阳、溽暑、季暑、且月
七月: 瓜月、巧月、兰月、兰秋、肇秋、新秋、首秋、相月
八月: 桂月、仲商、竹春、正秋、仲秋、壮月
九月: 菊月、暮商、霜序、朽月、季秋、玄月、青女月、三孟秋
十月: 良月、露月、初冬、开冬、阳月、冬、飞阴月
十一月: 畅月、葭月、仲冬、幸月、龙潜月
十二月: 冰月、腊月、严月、除月、季冬、残冬、末冬、嘉平、穷节、星回节一.更漏子
金雀钗 , 红粉面 ,
花里暂时相见 。
知我意 , 感君怜 ,
此情须问天 。
香作穗 , 蜡成泪 ,
还似两人心意 。
珊枕腻 , 锦衾寒 ,
觉来更漏残 。
簧韵脆锵寒竹 , 新声慢奏移纤玉 。
眼色暗相钩 , 秋波横欲流 。
雨云深绣户 , 来便谐衷素 。
宴罢又成空 , 魂迷春梦中 。
柳丝长 , 春雨细 ,
花外漏声迢递 。
惊塞雁 , 起城乌 ,
画屏金鹧鸪 。
香雾薄 , 透重幕 ,
惆怅谢家池阁 。
红烛背 , 绣帏垂 ,
梦长君不知 。
四 。 清平乐
别来春半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