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2”将至,跨境支付加筹码( 二 )


《支付机构跨境电子商务外汇支付业务试点指导意见》中要求 , 支付机构须严格审核客户身份信息的真实性、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背景的真实性等 , 也就是要求支付机构履行一定的监督管理、风险管理 。
有业内人士指出 , 跨境支付的监督难点正在于此处 , 各个操作环节的具体拿捏和执行 , 如何实现平台订单、物流、支付的“三单合一” , 如何实现跨境业务的实时监督、反洗钱甄别信息共享等 , 要克服这些难点更需要包括人民银行、海关和各金融机构的协同合作 。
另据行业调查显示 , 在跨境贸易的产业聚集区 , 有非常明确、迫切的结汇需求 , 而由于企业需要加快资金流动效率 , 更不想承担汇率波动风险 , 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推出之前 , 国内银行与国外银行结汇的手续繁琐、流程长、审核要求不确定性高 , 这也使得很多商家无力承担 。 更有甚者 , 选择地下钱庄等灰色不合法的渠道结汇 , 承担巨大的资金及合规风险 。
所以 , 边晓瑜认为现在须要建立完善监管体系 , 跨境支付当前仍然没有相关的监管细则出台 , 导致有关跨境支付的问题有时会面临无章可循的状态;跨境在线支付虽然提供了极大便利 , 但是安全风险更高;跨境支付相对境内支付监管难度更大 , 容易滋生偷税漏税甚至是洗钱行为 。 跨境支付的健康发展亟须要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 , 加大监管力度 , 尤其是加强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监管 。
另外 , 有业内人士指出 , 尽管微信、支付宝等都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 例如微信目前已经覆盖港澳台、欧美、澳洲、东南亚、西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 并与华南银行、澳洲皇家支付、香港通泰等数十家境外机构合作 , 但是依然远远不敌中国银行(4.19,-0.15,-3.46%)这样的传统大牌银行 , 比如中国银行在海外44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600多家分支机构 , 因此部分传统银行在跨境业务方面还是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 。
人民币纳入SDR , 跨境支付来助力
12月1日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 , 经投票决定 , 人民币满足了可广泛使用的标准 , IMF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的货币篮子 , 成为第五大国际货币 , 新的货币篮子将于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微博]表示:“执董会关于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的决定 , 是中国经济融入全球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 它是对中国当局在过去多年来在改革其货币和金融体系方面取得的成就认可 。 中国在这一领域的持续推进和深化将推动建立一个更加充满活力的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 。 这又会支持中国和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稳定 。 ”
在此之前 , 10月8日 , 被市场视为人民币全球支付“高速公路”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也开始正式启动了 。 分析人士指出 , 该系统将大大提升跨境人民币结算效率 , 便利境外人民币使用 。 随着人民币的持续输出特别是人民币的国际货币地位的提升 , 人民币国际化将促进我国企业的海外发展、减少汇率变动导致的资产损失等 , 这些也将对跨境支付企业产生便利 , 加快第三方支付公司在跨境支付业务板块的布局 。 现在 , 越来越多的跨境支付企业在走出国门 , 走向海外 , 扩大海外业务规模 , 比如支付宝、微信、连连支付 。
人民币被纳入SDR这一里程碑式的变化 , 不仅为跨境支付企业带来更多的机遇 , 对于跨境支付企业而言还意味着更加重要的使命 。 京东相关负责人表示 , 人民币被纳入SDR , 可以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场景 , 给商家提供更多的业务模式 , 如此一来 , 跨境支付企业不但可为消费者和商家提供更加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 , 也将担负助力人民币国际化布局的重要使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