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10多年高速发展之后 , 近两年阿里电商业务增速已逐渐放缓 。 公开资料显示 , 从2011年财年以来 , 阿里巴巴开始规模盈利 , 但其营收增长速度开始放缓 , 从80%逐步放慢至50%以下 。
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 , 随着阿里上市 , 全球化已成为阿里新的分水岭 。
去年“双十一” , 阿里首次将电商大促拓展到了全球同步进行 , 正式启动全球化战略 , 及至今年春季 , 马云提出下一个10年目标 。 按照马云说法 , 未来阿里电商平台将服务全球20亿人 。
据了解 , 目前阿里跨境电商平台主要包括天猫国际、淘宝全球购和速卖通三个平台 。 与此同时 , 菜鸟物流和支付宝也同步全球拓展协同 。 基础设施方面 , 为了发展跨境电商业务 , 目前阿里已经在杭州、宁波、广州、深圳、郑州、重庆、上海七地开设保税仓服务 。
在作为品牌和商贸入驻的天猫国际平台上 , 阿里推进了国家馆、免税店等多种形式的跨境合作 。 在马云一番马不停蹄海外奔波签约之后 , 阿里内部筹备的国家馆项目陆续落地 , 截至6月 , 阿里已经启动了两期国家馆项目 , 包括韩国、美国等12个国家馆已经进驻阿里平台 。 与此同时 , 在免税店集团拓展方面 , 包括韩国新罗集团、泰国王权集团等 , 都签下了独家合作 。
“目前国内电商市场发展比较饱和了 , 流量就这么点 , 要再有大的增长比较难了 , 现在很多平台都把新的增长点放在海外购上 。 ”深圳一家从事全球购的业内人士告诉采访人员 , 除了传统转运外 , 近两年来保税区等多种模式的境外电商业务 , 也都发展得非常快 。
除了阿里、京东、聚美等电商平台外 , 一些传统商贸企业如华润、天虹等 , 也在尝试通过各种模式发展电商业务 , 或通过自己直接介入 , 或通过代运营企业的方式来进行参与 。 产品方面走量最大的主要是日化、奶粉等标品 。
“目前看来 , 商户签约依然是最大问题 。 ”上述全球购业内人士表示 , 尤其在非标品跨境电商上 , 截至目前 , 还没有哪个平台跨境电商业务真正做得非常出色 。
除了出海竞赛外 , 知识产权问题依然是阿里的老大难 。
虽然阿里巴巴加大了打假力度 , 尤其上市以后 , 在刷单、假货等问题上力度空前 , 但依然难逃海外市场指责 。 今年4月和7月 , 美国服装和鞋业协会两次就假货问题向阿里巴巴发难 , 称后者纵容假货、打击假货执行存在问题 。 据了解 , 该协会会员单位旗下品牌数超过了1000多个 。
因此 , 埃文斯上任之后 , 能否改善阿里与海外品牌之间关系 , 包括进一步澄清知识产权问题、改善形象等 , 也是外界颇为期待的问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