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分析的类型 信息分析是指什么( 二 )


社会的现代化管理就是体现在以预测为基础的战略管理上, 预测型信息分析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 大到为国家宏观战略决策进行长期预测, 小到为企业经营活动提供咨询的短期市场预测 。 预测型信息分析工作的方法大致上可以分为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两大类 。 例如经济预测中不同产业部门的产值、利润、就业人数、出口贸易都可以用作定量分析的数据来源, 采用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投入产出分析等方法进行预测;而对于那些政策性强、时间跨度大、定量数据缺乏的预测问题, 则更多地需要依靠专家的直觉和经验 。

  • 评价型信息分析
评价一般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 ①前提条件的探讨;
  • ②评价对象的分析;
  • ③评价项目的选定;
  • ④评价函数的确定;
  • ⑤评价值的计算;
  • ⑥综合评价 。
评价的方法有多种多样, 如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 。 进行评价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变量和评价指标, 同时评价往往涉及对比, 因此评价对象的可比性值得考虑 。 评价是决策的前提, 决策是评价的继续 。 评价只有与决策联系起来才有意义, 评价与决策之间没有绝对界限, 是同义语 。
3.按方法划分
信息分析的类型也可以按照采用的方法来划分 。 一般可以分为定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两种 。 定性分析方法一般不涉及到变量关系, 主要依靠人类的逻辑思维功能来分析问题;而定量分析方法肯定要涉及到变量关系, 主要是依据数学函数形式来进行计算求解 。 定性分析方法比如比较、推理、分析与综合等;定量分析方法比如回归分析法、时间序列法等 。 值得指出的是, 由于信息分析问题的复杂性, 很多问题的解决既涉及到定性分析, 也涉及到定量分析, 因此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的运用越来越普遍 。
信息分析的工作程序
1.选题
(1)课题来源
选题就是选择信息课题, 明确研究对象,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课题来源有三种渠道:上级下达、用户委托、自选 。 第一、二类课题必须按要求完成, 按时提交报告 。 第三类选题能否形成课题, 需要评审 。
(2)自选课题获得成功的三个因素
①针对性——课题有无实践上的应用价值, 是否针对社会现实发展的迫切需要 。 对于信息分析这类应用性很强的项目来说, 主题的针对性尤为重要 。
②新颖性或独创性——课题的创新之处和创新程度 。
③可行性——研究人员的专业特长、研究基础、研究能力和条件 。
2.研究框架设计
课题一经确定, 就要进行框架设计 。 首先是开题报告:阐明选题的意义、预期目标、研究内容、实施方案、进度计划、经费预算、人员组织及论证意见等 。 开题报告获准后, 制订更详细的研究框架和工作计划 。
3.信息收集与整序
4.信息分析与综合
分析与综合的结果要与选题的针对性相呼应, 应能回答该项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5.编写研究报告:一般说, 研究报告由题目、文摘、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或附注等几部分组成, 并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 拟解决的问题和要达到的目标;
  • 背景描述和现状分析;
  • 分析研究方法;
  • 论证与结论 。
6.反馈:即提交研究报告
信息分析方法
1.信息联想法
联想本来是指由感知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这里是指在事物之间建立或发现相关关系的思维活动, 其关键是准确把握事物之间的关系 。 常见信息联想法有:比较分析、逻辑分析、头脑风暴、触发词、强制联想、特性列举、偶然联想链、因果关系、相关分析、关联树和关联表、聚类分析、判别分析、路径分析、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引文分析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