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提到 “今天, 谷歌中国的搜索质量已堪称最精确、最完整、最即时 。 优化中文搜索后, 我们又开启了数十个产品, 让谷歌中国的版图渐渐清晰 。 其中谷歌地图、谷歌手机地图、谷歌手机搜索、谷歌翻译都已经达到中国第一 。 另外, 音乐搜索的推出, 可以让网民首次享受到正版免费的音乐, 创立了全球音乐下载的崭新模式 。 ”
这组数据是现在很多人不了解的 。
但是李开复对于为何要离开谷歌并没有太多的描述, 只是说他的下一步是和中国青年人一起打造新奇的技术奇迹, 他想用自己的主动性做一个掌控全局的工作 。 后半句话, 意味深长 。
知乎上有一个提问:李开复为什么选择在那个时候离开 Google?

文章插图
李开复本人也在下面进行回答 。 他说他看到中国互联网创业的机会, 和创业者需要辅导帮助 。 而且他觉得这是一个最好的搭建品牌, 提供价值的机会 。
当时, 坊间关于李开复的离开有很多传言, 说他和谷歌的高层之间有很多嫌隙 。 但是早在2007年, 一名熟悉谷歌总部的人士曾经对《环球企业家杂志》表示:“施密特从来没想过换掉李开复, 他更担心开复离开 。 ”而在今年四月, 李收到了总部派发的未来四年的期权, 据说与他加盟谷歌时的数目相当 。 换句话说, 未来四年李开复完全可以获得千万美元收益 。
后来由于流言太多, 李开复在自己的新浪博客上一一澄清 。
在后来出版的自传《世界因你而不同》中, 李开复提到了跨国公司的发展与信任问题 。
“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 需要长期的承诺与耐心 。 谷歌对中国的承诺与耐心是跨国互联网公司中最强的 。 谷歌的商业模式也是适合中国的, 它的理念是先得到用户, 再经过搜索广告赚钱 。 因此, 我们的目标是第一年专注搜索, 第二年推出众多产品, 第三年是看流量, 到第四年才看赢利 。 可以说, 是四年的耐心让我们达到了赢利 。 ”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需要速度 。 谷歌的技术平台在这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可以帮助谷歌中国公司更快地做出产品(如24小时做出春运地图) 。 但是, 谷歌的大部分产品都要经过总部的评估, 以确保不伤害别的国家的用户, 不违背公司的政策, 不造成数据中心崩溃等 。 这些评估对公司来说是一种必要的保险, 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会让公司迈进的步伐放缓, 让工程师效率降低 。 ”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需要信任和放权 。 谷歌中国的放权程度应该是跨国企业中相当高的, 所以能做出谷歌音乐这样全球唯一的产品, 也能投资八家本土公司 。 ”
虽然李开复离开了, 但是谷歌中国的很多员工对公司前景依然感到乐观 。 在李离职后的几个星期, 他的一位女下属不愿意批评自己的老板, 她依然相信公司和自己的使命 。 她认为她在中国的时间过得很好, “我可以说Google可能是在中国最受欢迎的互联网公司”, 她说, “我仍然很高兴 。 有很多泪水和艰辛, 不过我依然感到开心 。 ”
2009年1月-2010年3月 令人遗憾的决定
而后, 谷歌再一次被信息审查困扰, 这也是导致他们退出中国的直接导火索 。
2010年1月13日, 时任谷歌首席法律官的德拉蒙德在其谷歌官网上发布了一篇名为《A new approach to China》的博文, 他指出:“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我们在中国业务运营的可行性 。 我们已经决定不再愿意继续审查Google.cn上的搜索结果, 因此后面几个星期我们会和中国官方讨论我们能够在法律范围内运营一个不需过滤的搜索引擎的基础, 如果需要的话 。 我们清楚这意味着我们将不得不关闭google.cn, 可能还有我们在中国的办公室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