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税务总局披露两位主播涉嫌偷税漏税 , 已经释放了税收监管政策收紧的信号 。 随着税务总局近日发文加强文娱领域从业人员税收管理 , 多位财税专家预计今年年底会迎来一波明星、网红的补税潮 。
施正文分析 , 网红偷税漏税的根本原因还是利益问题 , “网红是纳税人 , 平台是代扣代缴人 , 实际上二者关系非常紧密 , 如果合作把税都剩下来 , 双方都能受益 。 ”他表示 , “收入越高的人群 , 偷税动机越强 , 因为动辄上千万的收入 , 偷税会带来较大受益 。 ”
不具名观察人士认为 , 导致税收难的原因之一是网红行业发展不够健全 , 不少规模不大的机构或者网红团队 , 本就是家族企业或者简单的搭伙团队 , 财务结构混乱 , 没什么完善的财务管理 。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剑文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虽然直播是一种新兴的方式 , 法律上没有明文规定如何收税 , 但是这笔收入落在个人头上就会涉及到个人所得税的问题;对企业来讲 , 会涉及到企业所得税的问题;而且直播本身作为流转的过程 , 还会涉及到增值税的问题 。 不论如何 , 他一针见血指出 , “从法理上来讲 , 有所得就该缴税 。 ”
“反避税十分有必要 。 ”马军生谈到 。 “法律也有边缘地带 , 此前税务总局启动的影视行业纳税人自查自纠行动中 , 明星们自查申报税款达到117亿 , 这说明仍有监测不到的避税盲区 。
那么如何解决网红税收难题呢?“一方面税务部门要考虑利用大数据和科技手段 , 监测网上交易 , 加大执法力度 , 另外从个人和企业角度 , 要提高纳税意识 , 依法纳税 , 合法经营 。 ”刘剑文认为 , 针对直播等行业 , 要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防止偷税漏税 , 需要一个完善的过程 , 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
针对现在网红违规税筹的监管难题 , 施正文表示 , 目前税务部门正在按照实质的经济关系来进行反避税 , 比如在“建立个人工作室和企业、变动经营地点、在税收洼地利用优惠政策”之后 , 税务机关要尽到调查的义务 , 采用查账征收方式申报纳税 , 将相关经营状况核实后再进行征税和监管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