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最有特色的冲泡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冲泡方式,主要茶具有紫砂壶、白瓷杯和碗形茶舟等 。 这种冒泡方法一直保存在F
饮茶离不开茶具,茶具是指泡茶的专用设备,包括壶、碗、杯、盘、盘等 。 古人对茶具艺术本身重视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一套精美的茶具搭配出了名茶特有的色、香、味三种,可谓相得益彰 。 随着饮茶的兴盛和不同时代饮茶习俗的演变,茶具的品种越来越多,质地也越来越细腻 。 潮汕功夫茶至少需要十种茶具,分别是:
第一:茶壶
潮州话叫‘冲灿’,也有一些 。
叫做"苏罐"的,因为它出自江苏的宜兴,是宜兴紫砂壶中最小的一种 。 选择茶壶,好坏标准有四字诀,曰:"小,浅,齐,老 。 "茶壶有二人罐,三人罐,四人罐,四有罐等的分别,以孟臣,铁画轩,秋圃,萼圃,小山,袁熙生等制造的最受珍视 。 壶的式样很多,有小如桔子,大似蜜柑者,也有瓜形,柿形,菱形,鼓形,梅花形......一般多有鼓形的,取其端正浑厚故也 。 壶的色泽也有多种,朱砂,古铁栗色,紫泥,石黄,天青......但不管款式,色泽如何,最重要的是"壶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 。 因为大就不"工夫"了 。
第二:茶杯
茶杯的选择也有四字诀:小,浅,薄,白 。 小则一啜而尽;浅则水不留底;色白如玉用以衬托茶的颜色;质薄如纸以使其能以起香 。 潮州茶客常以白地蓝花底平口阔,杯底书"若深珍藏"的"若深杯"为珍贵,但已不易得 。 江西景德镇和潮州枫溪出品的白瓷小杯,也是很好的,俗称为"白果杯" 。
第三:茶洗
形如大碗,深浅色样很多,烹功夫茶必备三个,一正二副,正洗用以浸茶杯,副洗用以浸冲罐,一个用以盛洗杯的水和已泡过的茶叶 。
第四:茶盘
茶盘是用来盛茶杯的,也有各种款式,圆月形,棋盘形......但不管什么式样,最重要也是四字诀:宽,平,浅,白 。 就是盘面要宽,以便就客人人数多寡,可以放多几个杯;盘底要平,才不会使茶杯不稳,易于摇晃;边要浅,色要白,这都是为了衬托茶杯,茶壶,使之美观 。
第五:茶垫
比茶盘小,是用来置冲罐的,也有各种式样,但总之要注意到"夏浅冬深" 。 冬深是为便于浇罐时多装些沸水,使茶不易冷,茶垫里还要垫上一层"垫毡","茶垫"是用丝瓜络按茶垫的形状大少煎成的,所以要用丝瓜络而不用布毡者,为了不会生异味,垫毡的作用是为了保护茶壶,工夫茶在洒茶后还要将茶壶倒置过来以免壶里积水,一点点的水,也会使茶味变苦,原因是单宁酸溶解了 。
第六:水瓶与水钵
【功夫茶具的使用方法视频 功夫茶具】作用一样,都是用以贮水烹茶的 。 水瓶,修颈垂肩,平底,有提柄,素瓷青花者最好 。 也有一种束颈有嘴,饰以螭龙,名叫螭龙樽的也不错 。 水钵,也是用来贮水以备烹茶的,大小均相等于一个普通花盆,款式也很多 。 明代制的"红金彩",用五金釉,描金鱼二尾在钵底,舀水时水动,好像金鱼也动,这是很少见的珍品 。
第七:龙缸
大龙缸类似庭中栽种莲花之莲缸,或较小些 。 用以贮存大量的泉水,密盖,下托以木几,放在书斋一角,古色古香 。 龙缸也是素瓷青花,有明宣德年造的,但很难见到 。
第八:红泥小火炉
红泥小火炉,潮安,潮阳,揭阳都有制作,式样好看极了 。 同样有各种形式,特点是长形,高六,七寸,置炭的炉心深而小,这样使火势均匀,省炭,小炉有盖和门,不用语时把它一盖一关,既节约,又方便 。 小炉门边往往还有一副很文雅的对联,益发增添茶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