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微商作为一种新型电商 , 较之于传统电商经营存在诸多监管漏洞 , 对于销售产品的来源与质量缺乏审查保障机制 , 给了不法商家可乘之机 。在朋友圈微商销售的产品中 , 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情况经常存在 。根据刑法第140条规定 ,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 , 以假充真 , 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 销售金额满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 , 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本罪是典型的数额犯 , 要求销售金额达5万元以上 , 多次销售未经处理的 , 数额累计计算 。所以 , 微商经营者销售伪劣产品累计数额达5万元以上 , 就涉嫌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

文章插图
涉嫌诈骗罪 。由于微商主要通过社交媒体进行营销 , 具有很大的隐秘性 。有的微商经营者与客户谈好生意 , 待客户付款后 , 便将客户“拉黑” , 导致客户再也联系不上微商经营者 。对于这种“只收钱、不发货”的微商经营者 , 根据刑法第266条的规定 ,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 , 就会涉嫌构成诈骗犯罪 。

文章插图
涉嫌虚假广告罪 。微商经营者如果为推销商品 , 对产品进行虚假宣传、伪造交易记录 , 欺骗消费者 , 情节严重的 , 根据刑法第222条规定 , 将涉嫌构成虚假广告罪 , 可能被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涉嫌销售侵权复制品罪 。微商经营者如果明知是侵权复制产品而予以销售的 , 就涉嫌销售侵权复制品犯罪 。根据刑法第218条规定 , 以营利为目的 , 销售明知是本法第217条规定的侵权复制品 , 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 , 构成销售侵权复制品罪 。刑法第217条规定的情形包括:未经著作权人许可 , 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 , 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 。
涉嫌非法经营罪 。微商经营者如果未经国家许可 , 经营销售国家特许经营产品 , 就涉嫌构成非法经营罪 。根据刑法第225条规定 , 违反国家规定 , 从事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的 , 构成非法经营罪 。
当然 , 对于移动互联网时代“低门槛、轻成本、微创业”的新型商业模式 , 既要正视其可能存在的问题、面临的风险 , 也应看到其给消费者带来的便捷 , 采取相应措施 , 促使其健康发展:
其一 , 完善法律法规 , 坚决惩处不法经营者的违法犯罪行为 。法律的缺位、执法的不力 , 违法成本过低 , 是不少微商经营者敢于以身试法的重要原因 。因此 , 应加强针对新型领域细化立法 , 明确微信平台对微商运行的监管职责 , 强化对微商运营审查、监督机制 。
【决定和决定于的不同 微商非法经营行为会面临的几种刑事法律风险】其二 , 强化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与法zhi思维方式 。有些微商消费者面临侵权时 , 由于缺乏应有的维权意识 , 认为损失数额不大 , 嫌麻烦 , 不了了之 , 无形中纵容了不法微商经营者 。有的消费者即使想要维权 , 但苦于证据意识不强 , 在微信聊天交易时没有保存好相关证据 , 导致维权困难 。因此 , 应当加强宣传、释法 , 强化消费者自身的法律意识与证据意识 , 支持、鼓励消费者维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