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比你用奔驰的发动机放在比亚迪上,不仅开不起来,而且还浪费了发动机.频率是越高越好 , 但是比较CPU的性能不是只看主频的 , 关系到很多 , 像制造工艺 , 缓存 , 核心架构 , 核心数量等等许多
这些都是比较专业的领域 , 单讲新手肯定不会马上明白 , 朋友你可以到中关村硬件论坛的新手学堂里 , 里面有有关一切硬件的入门知识 , 你一定会逐渐了解的朋友;以下供参考, 区别电脑性能 cpu频率并非越高越好 直到今天 , 一些消费者购买电脑的时候 , 仍然会相互比较“你的是奔3处理器 , 我的是奔4处理器”;或者“你的cpu是奔3-1500mhz , 我的是奔3-2000mhz” , 借以区别电脑的好坏 。 电脑核心配件—cpu的频率真的可以决定电脑的性能吗?作为amd公司负责cpu技术工作的高级工程师 , 张晟先生称:cpu的频率论实际上是个陷阱 。 据张晟介绍 , 在cpu发展初期 , 无论cpu本身的结构还是所面临的任务都比较单一和简 单 , 频率(即mhz)作为区分cpu的最明显的标识 , 已成为cpu性能的代名词 。 其实 , 准确的cpu性能判断标准应该是:cpu性能=ipc(cpu每一时钟周期内所执行的指令多少)×频率(mhz时钟速度) , 这个公式最初由英特尔提出并被业界广泛认可 。 为了证明这一点 , 张晟举了一个例子:“如果将英特尔用于企业级服务器的主频为800mhz的安腾处理器(英特尔的最高级系列cpu)与用于台式机的主频为1800mhz的奔腾4处理器进行对比 , 我们就会发现:主频仅为800mhz的安腾处理器在性能上竟然比主频高达1800mhz的奔腾4处理器还要强大 。 ” “实际上是频率和ipc在真正影响cpu性能” 。 张晟说 , “ipc代表了一款处理器的设计架构 , 一旦该处理器设计完成之后 , ipc值就不会再改变了 。 在这里 , ipc值的高低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 而频率似乎不再高于一切 。 英特尔的最新产品奔腾4出世后 , 频率高达1400mhz以上 , 但通过评测发现 , 该产品性能评测结果却不敌1000mhz的奔腾3 。 众多评测结果显示 , 同频率下 , 奔腾4的产品性能竟然比athlonxp低30% 。 ” 对于这一点 , 英特尔公司也毫不隐讳 , 他们也曾表示“奔腾4的设计重点是提供一个平均水平的ipc , 大约比奔腾3低10%到20% 。 ”奔腾4长达20级的流水线使其更易于提升频率 , 频率的不断提升虽然也达到了性能提升的效果 , 但这是为了弥补其在ipc值上的不足 。 直到4月3日宣布推出主频为2400mhz的奔4的时候 , 英特尔公司仍在声称:“奔4处理器是世界上性能最高的台式机处理器 , 同时也是全球发售量最多的微处理器 。 目前英特尔奔腾4处理器的发售量已经超出其2001年第一季度全季度产量的10倍 。 ”而现在的英特尔采用基于300毫米(12英寸)晶圆和更小电路生产的奔4处理器的ipc并没有改变 , 换句话说:2400mhz的奔4只是提高了频率而已 。 祝你开心!可也别忘了选我为最佳答案啊!频率是cpu最重要的指标 , 当然越高越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