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辩痰的色、质、量、味 。 咳而少痰 , 多属燥热、阴虚;痰多 , 属痰湿 , 痰热、虚寒;痰白而稀 , 属风、属寒;痰白而稠厚者 , 属湿;痰黄而稠者 , 属热;痰白质粘者 , 多属阴虚肺燥;痰白清稀透明呈泡沫样者 , 属虚、属寒;咯吐血痰者 , 多属肺热或阴虚;如脓血者相兼 , 有腥臭味者 , 多见于肺痛 。
(3)分型:
一、外感咳嗽:1、风寒袭肺:咳嗽 , 痰稀色白 , 可伴有风寒表证 。
2、风热犯肺:咳嗽不爽 , 痰稠而黄 , 可伴有风寒表证 。
3、风燥伤肺:干咳无痰 , 或痰少而粘 , 鼻燥咽干 。
二、内伤咳嗽:
1、肝火犯肺:气逆咳嗽 , 面红喉干 , 咳时因胁作痛 , 舌苔薄黄 , 脉璇弦数 。
2、痰湿犯肺:咳嗽痰多 , 痰多 , 痰白而稀 , 胸闷纳呆 , 神疲乏力 , 便溏 , 舌苔白腻 , 脉濡滑 。
3、痰热郁肺:咳嗽气促息粗 , 痰多色黄粘稠 , 面赤 , 口干而粘 , 舌质红、舌苔黄 , 脉滑数 。
4、肺阴亏耗:干咳 , 或痰中带血 , 口干咽燥 , 潮热 , 盗汗 , 手足心热 , 舌质红 , 少苔 , 脉细数 。
[治疗]外感咳嗽 , 多属邪实 , 治以祛邪宣肺为主 , 一般不宜使用收涩之品;内伤咳嗽 , 治以调理脏腑为主 。
(1)外感咳嗽:1、风寒袭肺:治法:疏风散寒宣肺
药方: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荆芥12克、北杏仁10克、桔梗10克、紫菀8克、陈皮6克、苏叶10克、甘草6克 。 若风寒重者 , 加麻黄8克;夹湿者 , 加法夏8克、厚朴10克 。
2、风热犯肺:治法:疏风清热宣肺
药方:桑菊饮加减:桑叶15克、菊花12克、薄荷5克(后下)、连翘8克、北杏仁8克、桔梗7克、芦根8克、前胡10克、甘草3克 。 若热盛者 , 加黄芩8克、栀子8克、栝蒌仁10克 。
3、风燥伤肺:治法:疏风清肺润燥
药方:桑杏汤加减:桑叶15克、北杏仁10克、沙参10克、浙贝母12克 , 栀子8克、淡豆鼓8克、梨皮15克、麦冬10克、甘草3克 。 若为凉燥者 , 可选用杏苏散加减:苏叶10克、北杏仁8克、前胡12克、桔梗10克、法夏8克、陈皮6克、枳壳8克、茯苓8克、紫菀10克、甘草6克 。
(2)内伤咳嗽:1、肝火犯肺:治法:平肝清肺降火
药方: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桑白皮12可、地骨皮10克、知母12克、黄芩10克、甘草6克、桔梗8克、青皮6克、陈皮6克、青黛6克、蛤壳10克 。
2、痰湿犯肺:治法:健脾燥湿化痰
药方: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法夏8克、茯苓6克、陈皮6克、甘草3克、苍术10克、北杏仁8克、苏子10克、莱菔子10克、紫菀8克、款冬花10克 。 若久病脾虚神倦者 , 酌加党参12克 , 白术8克、 炙甘草6克 。
3、痰热郁肺:治法:清热化痰宣肺
药方:清金化痰汤加减:桑白皮12克、黄芩10 克、栀子8克、知母10克、浙贝母8克、北杏仁8克、栝蒌仁10克、海蛤壳10克、鱼腥草12克、甘草6克 。 若痰热伤津者 , 酌加麦冬10克、沙参8克、天花粉8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